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隨著“姐姐潮”的來襲,30+女性逐漸成為了鏡頭關注的中心,近一年就有多部中女話題劇引發話題討論和熱度流量。


不得不說,圍繞中女設定所衍生的強衝突情節確實可以戳中特定觀眾焦慮的神經,但電視劇是造夢的藝術,在都市女性的題材上不應該只圍繞緊繃的生活狀態,完全可以有另一種真實、美好、輕鬆的嘗試。


近日,就有一部圍繞“姐弟戀”話題展開的現實主義都市話題劇《無法戀愛的理智派》宣佈開機,故事主要講述的是30+女性在職場風波中遇到年下助理,兩人攜手並進展開了一段追逐真愛之旅。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在選角色方面,《無法戀愛的理智派》也深度貼合角色調性,女主沈若歆由因為《延禧攻略》迎來“事業第二春”的秦嵐出演,男主祁曉則是近幾年爆紅的小鮮肉王鶴棣,除此之外,李宗翰、包文婧、潘虹等實力演員也悉數加盟。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秦嵐首度搭檔王鶴棣上演“姐弟戀”,這對觀眾來說無疑是新鮮的陣容,但“姐弟戀”題材本就是市場上的大熱門,《無法戀愛的理智派》又該如何做到脫穎而出呢?


對此,該劇總製片人王柔媗表示,《無法戀愛的理智派》創作初衷並不是為了要呈現“姐弟戀”本身所要面臨的難題,而是希望通過劇情的闡述,去鼓勵所有女性勇敢追逐愛情。


“愛情本身就是一場毫無理智的風花雪月”


談及當初為何會全情投入在無法戀愛的理智派這個項目裡,王柔媗表示:“因為這個話題本身就有足夠打動我的東西。”


從某種方面來說,愛情本就是生活的投影,王柔媗的製作理念也正是她站在女性立場上對愛情觀的思考,“女生渴望愛情是天性,但年輕女性的戀愛觀往往並不明確,她們並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和怎樣的人共度一生,有時候可能只需要一個小細節就足夠讓她們動心。但是當女生年紀越大,她在選擇愛情時就會更加理智,考慮的因素也越來越多,條件、性格、匹配度缺一不可,如此一來,單身的幾率就更高了。”


現實生活中像女主角沈若歆這樣的“大齡剩女”有很多,她們並不是因為抗拒愛情才單身,而是因為現代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習慣了在職場上摸爬滾打的“社畜們”在愛情面前也早已學會了權衡利弊。“智者不入愛河”本身就是個悖論,情感本就是藏匿於人類內心最原始的衝動,一味要求自己保持清醒保持理智,就無法領悟到愛情的純真和浪漫了。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王柔媗表示這也是劇名的由來,“創作者本身要表達的就是自己內心的思考,這個劇的目的不是為了勸誡觀眾如何建立愛情觀,而是希望觀眾能夠從劇情中找到自己的感悟,拋開一切外在雜念,遵循自己真正的內心。”


“姐弟戀不應該被傳統觀念束縛,30+女性更應該主動追求幸福”


在大多數人眼中,“姐弟戀”往往代表的是一種女強男弱的社會關係,通常會伴隨著一些世俗眼光下的矛盾衝突,王柔媗想做的,就是打破這種衝突感。“其實姐弟戀的題材我早就想做了,不是基於姐弟戀本身的衝突,而是希望能夠傳遞更多姐弟戀的可行性。”


因此《無法戀愛的理智派》在男女主的人物塑造上打破了常規,呈現的是一種勢均力敵的戀愛關係。

“大家都認為30+的女主就應該是職場中的‘大魔頭’,雷厲風行殺伐果斷,我覺得這是一種偏見。沈若歆就像是職場上最多見的大齡單身社畜,她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也不能事事都做到八面玲瓏,在生活中也會面對非常多孤獨的時刻;祁曉也不是什麼不懂事的富二代小男生,相反他家境普通,思想卻很成熟,無論是愛情還是職場,他們兩個人都是互補型的。”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比起其他劇中以發糖為主的愛情線,《無法戀愛的理智派》顯得真實接地氣的多,王柔媗更希望女性觀眾可以從主角的互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和出口,“霸道總裁式的偶像劇的確會讓很多女性觀眾找到情感的宣洩口,但在心動之餘,她們很難去相信自己也能擁有這樣的感情,對於一些年齡相對成熟的女性觀眾來說,她們也會不由自主地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有了更多的人生追求之後,她們並不願意成為愛情的附屬品,因而這類劇情也無法讓她們產生更多的共鳴。”


在王柔媗看來,30+女性更加強調個人價值和個人尊嚴,在愛情的選擇面上束縛更多,即使嚮往“姐弟戀”,也會因為一些外在因素對其產生抗拒心理,王柔媗希望利用這部劇來打破30+女性對“姐弟戀”的傳統觀念,鼓勵她們接受更多的愛情選擇,“市場上很少有對姐弟戀進行深入討論和展開的內容,大眾對這類戀情的認知本就單一,我想要做的就是為大眾深度剖析姐弟戀,年齡在愛情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30+女性完全可以拓展自己擇偶的選擇,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現實主義題材劇不能販賣焦慮,應該極盡所能還原生活”


雖然《無法戀愛的理智派》聚焦的話題是愛情,但它呈現的主體卻是生活,

“這部劇不是單純的愛情劇,也不是職場劇,而是寫實的現實主義都市話題劇。”王柔媗說道。


近年來,由於觀眾品味的不斷提升和宏觀政策的引導,現實主義題材劇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趨勢,諸多優秀作品都做到了照見當下社會真實,直擊大眾內心痛點,讓觀眾有可以回味思考的餘地,但細思之下,王柔媗發覺大多數現實主義題材劇似乎都在為了出圈而刻意輸出社會焦慮,問題是建立了,但解決辦法呢?


“我覺得現實主義題材劇不能過於販賣焦慮,我們也要積極表達美好的東西。”王柔媗說道,“生活不是偶像劇,但也不是苦情劇,現實主義劇應該要展現的是對生活真實的思考,所有的愛情一開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兩個人慢慢靠近慢慢融合,30+女性在職場上的困境也應該遵循真實的職場邏輯,否則戲劇邏輯過強就會顯得劇情很假。”


王柔媗製作的戲一向以抓人的生活邏輯為主,無論是聚焦青春話題的《人不彪悍枉少年》,還是聚焦職場話題的《安家》,在製作這些戲的過程中,王柔媗都進行了大量的實地採訪,現實生活沒辦法像爽劇那樣開掛,遵循正常的發展規律,才能令劇情更加真實可信。


一起期待《無法戀愛的理智派》能夠早日播出吧。


掙脫“姐弟戀”傳統觀念束縛,真實永遠是都市話題劇第一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