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很簡單?學習語法是小題大作?這樣想等到初中就來不及了

經過反覆修改,人教版小學英語最全的知識點彙總表終於完成了!

分頁內容詳見圖集。

需電子版資料的朋友們請關注我並私信哦,記得附個郵箱,方便發送。

小學英語很簡單?學習語法是小題大作?這樣想等到初中就來不及了

小學英語很簡單?學習語法是小題大作?這樣想等到初中就來不及了

小學英語很簡單?學習語法是小題大作?這樣想等到初中就來不及了

如果沒有進行詳細彙總,感覺小學英語學的知識點很散,很多。彙總以後,才發現知識點只有這麼一點,那是不是小學英語很簡單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絕不簡單!

很多家長覺得我是小題大作?事實是這個小題真的需要大作一番!這可是我的深刻教訓得來的經驗。我的女兒(現在大三)從小就上英語培訓班,口語很不錯的,我也一直認為小學只要口語學得好一點,發音準一點就行了,語法什麼的初中老師會教的。

現在的小學英語教學基本還是浸入式母語教學模式,就是以聽讀為主,以寫為輔。理論是沒錯的,孩子多聽多讀,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語感。可是浸入式教學達到形成語感這個過程,每天至少一到三個小時,看看我們的小學生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有多少?一週二至三節課,每天能堅持20分鐘已經很不錯了,這樣的浸入式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形成語感?

另一方面,既使孩子會背書本中的句型,可是沒有系統的語法支撐,他的應用變換能力就很差。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舉個例子:我們跟著導航開車,可能開到目的地了,你也沒搞清楚中間經過哪些地方,為什麼要走這條路。下次如果沒有導航,你還是不會走。同樣道理,如果你只會死記硬背書中的句子,不知道為什麼要單詞之間要這樣組合,組合的道理在哪裡。下一次,讓你換個主語或動詞,你可能就不會變換。

接下來舉幾個例子。

首先我們來看最基本的主格、賓格和所有格。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夠非常清晰地瞭解下面這張表格的內容,並能毫不含糊地回答出來。

小學英語很簡單?學習語法是小題大作?這樣想等到初中就來不及了

這張表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之基礎,以主格為基礎,其它的變換既有規律,又有變化。小學的書中根本沒有詳細說明,學生們在用的時候是憑感覺的。現在的練習和考試大部分是選擇題,當學後做題目的時候,有時候是明確的,有時候又不太確定,也能大概蒙對。到了初中,這些知識點是一帶而過的。當你需要自己組織語句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到底這裡是用什麼?那就毛估估吧。

還有時態,小學學了最基本的: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如果這四種基本時態沒有清晰的概念,到了初中,加上過去進行時,過去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這8種時態就能把孩子搞暈!試想,這樣下去,孩子還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嗎?

家長可能覺得,小學把這些都掌握了,初中是不是沒什麼好學的了?

又是一個誤區!

初中是把英語的知識點細分化了。例如最簡單的名詞單複數和第三人稱單數,各種特殊的情況都需要記憶的,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加“s"的結構都沒搞清楚,初中的學習不言而喻了。初中學習更多的時間是花在英語閱讀上面的,如果基本的語法結構不清楚,閱讀的時候是很難快速理解句子的意思的。

家長們可能會說,學習英語的目的讓孩子會說會用就可以了嗎,我們說母語也沒有講那麼多的語法,為什麼學英語就要學語法?非常抱歉,原諒我的功利心,在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我等凡夫俗子還是逃脫不了”分數“這個緊箍咒。

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也沒有那麼好的條件每天可以浸入在原聲的母語環境裡。所以我們能讓孩子做的,就是先紮紮實實地把語法基礎打好,接下去通過多讀多練,再培養語感吧!

任何的學習都象金字塔,底下的基礎越廣泛,越紮實,才能往上走得更高更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