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如果進行一個投票,挑選出宮崎駿筆下最為溫馨、浪漫的作品,我想票數最高的一定是《龍貓》。

《龍貓》是由宮崎駿執導,日高法子、坂本千夏、糸井重裡配音的動畫電影,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2018年12月14日在中國公映。

感動、溫暖是這部影片所傳遞出來的情感。

影片講述了草壁達郎的妻子草壁靖子生病住院後,他帶著草壁五月與四歲的妹妹小梅回到鄉間居住的故事。

雖處農村,但這裡風景如畫,綠意盎然,有著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回憶,小橋,流水,人家,綠樹,青草,蝌蚪,泥路......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這裡還藏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最令人舒心的是這裡民風淳樸,鄰里和諧。對於剛搬到這兒的草壁達郎一家,鄰居們表現出了最大的善意。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還有妹妹小月的抱裙殺,萌化了多少人的內心。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以及父親積極樂觀的心態,彷彿笑聲可以驅散掉這世上所有的陰霾。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對於童年時期懵懂的愛情,宮崎駿先生可謂是瞭若指掌,那個年齡段的小男生越喜歡一個女生就越是想要嚇唬捉弄她。影片中隔壁家的小哥哥便暗戀著姐姐小月,一直不給她好臉色看,但又在小雨天固執地不說一句話把雨傘硬塞給小月,自己開開心心的跳著回家,彷彿做了一件非常之了不起的大事。他像不像那個暗戀你卻總是欺負你的傻傻的小男生,又像不像那個你喜歡的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的男孩子?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故事前半段是溫暖而美好的,但細心的成年人可能會讀出一絲憂傷來,媽媽生病住院了。影片中醫院發來的病危申報將劇情推向高潮,小月和小梅因為媽媽的出院時間有了分歧,各執己見,都在氣頭上。直到發現小梅失蹤了,小月恐懼了,她怕失去小梅、她怕媽媽還沒回來又失去了親人。想必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大都經歷過“丟孩子”這事,一方面怕大人責罵,一方面自責,一方面還會埋怨“丟掉”的孩子,可平安找回後,什麼事都顯得沒有眼前這個人重要了。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小月在龍貓的幫助下順利找到小梅,並且乘坐著龍貓巴士,悄悄在醫院窗臺留下一根給媽媽的玉米。至於後續的故事就是媽媽出院,相擁而笑。真好,幸福的家庭總能相互依偎,一同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起起落落。影片至此便結束了。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宮崎駿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不由說這是一部真實樸素的電影,在最為平凡的生活中慢慢擊穿我們的沉寂心靈,內心深處緊繃住的那一根弦也隨著電影的進程而逐漸舒緩下來。

看似波瀾不驚,實則厚積薄發,宮崎駿先生的作品真的更有力量,更打動人,而且讓人不會看過就忘,不僅僅是一時娛樂的工具而已。

孩子們在宮崎駿的動畫中擴展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成年人在宮崎駿的動畫中則是尋找著返璞歸真式的感動。

有一種童年叫做龍貓

豐子愷在《有趣生活》中曾經說道:

“人生中有很多時候,都需要以童心應對。當你不得不為了生存保持大人模樣時,莫如像孩子一般去生活,時常向自己的內心探尋,永遠不失去生活的熱情。”

在這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社會,邪惡與虛偽的觸角伸向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學著用惡與虛偽來保護自己。曾幾何時,我們感嘆,我們再也不是童年時的自己了。但是,當你觀看《龍貓》時,你會發現,你內心中某一沉寂已久的部分被喚醒,並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來溫暖著你。這便是你的赤子之心,一顆包含純真與善良的心靈。宮崎駿執意創造這個純真與純善的世界,其意義也就在於此吧!

《龍貓》選擇在這個時候於中國上映,可能對我們這一代90後年輕人來說是內心中最大的慰藉了。高居不下的房價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

這時需要有人站出來說不,不是這樣的,生活不只是這些,那樣一種狀態其實也是生活,我想此時上映的《龍貓》擔任了這樣一個角色。

也正如張九齡所說: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