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给上海市的行政区划调整

1958 年国务院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嘉定县、松江县、金山县、宝山县、青浦县、奉贤县、南汇县、川沙县、崇明县十县划入上海市,是上海市城市发展过程中颇为关键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不仅奠定了当今上海市的辖域版图,也对上海市的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功能重塑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是国家战略调整的产物。1956 年中央重新调整沿海—内地关系,重新定位上海市的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向,是 1958 年上海市辖域面积大规模拓展的关键背景和根本动力。其次,这一区划调整发生的直接动力在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上海有限的城市空间与上海城市新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与上海两个基地建设目标的矛盾; 同时,住房拥挤、道路交通设施不足、副食品供应短缺等民生问题也需要更多的城市空间来解决。其中,副食品供应危机促使这一区划调整在 1958 年得以最终落实。十县划入后,新增的辖域满足了上海市工业基地建设和科学技术基地建设的空间需求,为从市区向郊区疏散人口带来契机。尤其是进入 60 年代后,各县稳步建设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基本解决了上海市副食品的供应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