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這是一篇關於籃球的隨筆

倒敘記錄了一個球手16年裡

所經歷的一些點滴


​這是我個人2019年的籃球視頻合輯

《三十歲的籃球狂》


本來打算做個年度十佳球的

想來身體復健的這兩年

也打得不令自己滿意


作罷作罷

此視頻純屬自我娛樂


三十歲的籃球狂


如果說一個球手第一次做手術可能是因為別人下黑手,那麼當你第二次做手術的時候,你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有問題了。


2013年,被原隊友惡意傷害,我進行了肘關節復位手術。2017年,為了爭一個快攻,被一個少年撞出了球場,進行了膝蓋前叉重建手術。


以我的個性,幾乎全程看完自己的手術,確實是我幹得出來的事情。兩次手術良好的恢復,讓主治醫生都覺得神奇。但做過運動傷害型朋友應該知道,復健的過程中,意志力比什麼都重要。


三十歲的籃球狂


大學畢業以後,組建過幾支球隊,也去過幾個球隊打球,兩次手術也讓我不得不多次重新尋找球友。其實前二十年,籃球的江湖一團糟,像我這樣在球場上也常保持冷靜思考的怪人,並沒有太好的運氣。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恩怨, 我想它們終究會被我塵封。很慶幸的是有2019年,有這樣一支很友愛的隊伍,我完完整整帶著他們打了一整年。他們叫我“阮教練”,我視他們為可以一輩子的“兄弟”。


其實籃球就是這樣的運動,尊重成就了一個競技體育的迷人魅力。等武漢的疫情過去,我就可以見到他們,一起愉快地籃球。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十幾年的籃球人生我一直太過於認真,我幾乎在運動這個方面沒有過異性緣。老天還是給我留了一點驚喜,讓我遇到了這個雖然不喜歡運動,但願意拍球衣婚紗照的姑娘。於是我順利地完成了我一個多年夢想。


2019年的視頻素材,幾乎都是安排拍攝的。偶爾她會覺得無聊,偶爾她會覺得睏倦,但她告訴我,

疫情過去以後她還要每天陪著我去打球


這個弱小的女人如果能運動,增強一點體質多好?但我不強求,這依然是我最好的遇見了。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第一次手術後主治醫生都告訴我,我的手以後伸不直了,我身邊有幾個球友確實是這樣。我不信,出院後就開始恢復力量訓練,不停增重,並用啞鈴去吊臂,牽引拉伸手術部位。一年後,我的手臂幾乎完全恢復,醫生都想把我作為成功病例編入教學。我拒絕了醫生的要求。他現在也退休了,那些住院期間,他那些毫無醫德的事情我已不想再提。


第二次膝關節手術至今的兩年,我一直在堅持復健,希望恢復原有的運動水平,過程十分痛苦。手術後,我用日記《半月板修復和十字韌帶重建100天》去記錄了那最艱難的三個月。


不停地鍛鍊,不斷地再去檢驗自己,最後讓身體恢復,讓內心走出恐懼。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不斷地變強是每一個男人的宿命,我並不是一定要站在球場上的。我也曾經想去普及一些玩球的模式,去讓更多人感受運動真正的樂趣。但我失敗了,就像我從未拿過一個團隊冠軍一樣的失敗。


2016年在東京的奧運宣傳園裡,我坐在輪椅上感受了一把籃球,但我從沒想過,那竟是一個隱喻,我有那麼一段時間不能站在球場。


其實想對籃球說的話何止這些,身邊的籃球故事又何止這些,但我已經不想再去回憶了。我曾經比賽時對滿場的球手說過一句話:“想讓我下場,除非抬著我下去。”並非一個職業球員的我,現在覺得這話特別的幼稚。我的回憶裡,是膝蓋受傷後,暴雨中撐著傘獨自走回家,疼痛中輾轉反側一夜的噩夢。


三十歲的籃球狂

三十歲的籃球狂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想把自己的思想寄託給一些孩子。是的,他們拿到了一次冠軍,那是我從未有的。但是我最終還是失敗了,籃球的快樂並沒有讓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成為更好的自己。除了勝負,就是攀比。


一項運動可以去鍛鍊人的身體,磨練人的意志,開發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社交

——我一直這樣以為,因為我確實從籃球中得到了這些。但我沒辦法告訴更多的人,我也因此困惑了很久。


我想這就是到了今天,我依然要去做一個新欄目《少年狂》的原因吧。


三十歲的籃球狂


我說過

我要講述我16年的故事


下面一個視頻

是我18年復健後

安娜陪我拍的一條短視頻


下面這一條

是我2008-2016年的視頻合輯

講述了

一個20歲少年的籃球故事


我的視頻和故事還有很多

但我更期待的

是你的故事

是我們的故事


《少年狂》啟程


三十歲的籃球狂


今天的視頻均來自阮師傅的製作


三十歲的籃球狂


今日話題:


【聊聊你最喜歡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