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老話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逐句為大家解釋一下。

窮不走親——:這句話應該不難理解,“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窮也就沒了親戚和朋友,也就沒了來往。

你去走親戚,人家都怕你借錢,即便你不是去借錢,人家也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親戚朋友看你像避瘟神一樣,與其受辱,還不如待在自己家裡哪也不去。

有句話叫做“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努力奮鬥,憑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的生活才是唯一的出路,靠別人都是扯淡。

“富不還鄉”的意思是說,在外面打拼掙錢發財了,最好不要回老家。

對於這句話,可能有人質疑,不是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嗎?意思是古人榮華富貴都要回老家顯擺顯擺。

比如新科狀元都會回家省親,其實這是說的大富大貴。屬於豪門大戶的顯擺。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如果你不是權貴之人,僅是在外面機遇發了財,這樣的人最好不要回老家,否則徒增煩惱。

為什麼這樣說呢?

假如你有了錢回家後,你的小夥伴、同學或者鄰居鄉親們,都想沾你光、借你的錢。

如果是權貴就不存在這種現象了,老百姓沒有人向權貴借錢的。

之前你在家鄉和鄉親相處時間長了,相互之間沒有拘束感。如果你不借,這些人就說你摳門,指責你忘本,甚至說你眼高看不起人。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總而言之,如果只是富而不是貴,最好不要還鄉。

“男不過三”——:的意思是,男人一般不過30歲生日。

有一句話叫做男人“三十而立”,30歲是男人的一個分水嶺。

男人30歲上有老、下有小,擔子很重,從來沒有時間考慮自己。

30歲的生日過不過都無所謂。一是沒時間,二是沒精力,三是過生日會無形中增加自己的壓力。

看看左右,自己的同齡人學有所成,春風得意,再看看自己一事無成。哪還有心思過生日呢?

“女不過四”——:女人到了40歲,青春也就算過去了,屬於徐娘半老,家庭的壓力使他們過早地成為了黃臉婆,上敬公婆,下撫兒女,唯獨忘記了自己。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過40歲生日會使女人產生一種憂傷感。也可能是生理的原因,過了40歲,女人也就很快進入了更年期。

想想過去,看看未來,40歲正是不尷不尬的年齡,說老不老說少不少,這時誰還有閒情逸致為自己過生日呢?

所以女人都是避開四十歲生日,讓自己有一種錯覺,我還年輕,就算自欺欺人吧。

綜上所述,“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過三,女不過四”,是古人總結的生活規律和社會現實,我覺得還是蠻有道理的。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你發財後,會回農村老家嗎?

(作者:西方游龍,本文由“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