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最近,高亞麟的一句話衝上了熱搜第一。

高亞麟是誰?就是《家有兒女》裡的夏東海啊,也是楊紫在裡面飾演的小雪的爸爸。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在最新一期《我家那閨女》裡,高亞麟被焦俊豔邀請到了家裡做客。

在吃飯時,倆人不出意外的聊起了婚姻的話題。焦俊豔覺得女孩子可以不必結婚生子,她弄不明白為什麼總要被催婚。然後,高老師的一句話道出了真相。他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這話,什麼意思啊?

他說,

“父母在,比如說你今年30,你不會琢磨結婚這事,哪怕你60,也不會想,因為你老覺得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之間,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開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

為什麼老人會催你,各種嘮嘮叨叨的,因為他們開始直面死神了,開始焦慮了,就想著做那些你沒完成的。”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是啊,父母的存在就好像一堵牆一樣擋住了我們和死神之間的道路。

聽完高亞麟的話,焦俊豔陷入了沉思。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在場的爸爸們都一致表示說的很對。

袁姍姍爸爸也說,“父母沒有去世的時候,我沒有這個壓力。當我看到我父親去世,我在想我很快要走這步路,我就想著我的孩子怎麼樣”。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我們總以為一切來日方長,爸媽總在那兒,以後有的是機會,卻疏忽了老人的日子屈指可數。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我們到底還能陪父母多久?

網上有一道“親情計算題”:

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若父母現在60歲,假設活到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們以為的來日方長!

這,怎麼可能呢。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的確,64天,這個答案未必完全準確,但揭露了一個事實:我們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某網友說,

“畢業後留在重慶,一年回家一次,待5天。這5天裡,有3天出門應酬、聚會。剩下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和上街購物,真正能陪媽媽的時間大概只有20小時。我媽今年55歲了,如果上天眷顧她能活到85歲,在她最孤獨的那30年裡,我能在她身邊的時間不超過600小時,也就是25天,還不到一個月!”她說:“算出結果後,我哭了。”

還有一個網友說,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住在家,但工作也是早出晚歸,所以真正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晚上到家吃飯的1個多小時,就算這樣,有時候坐在父母對面,我也是掏出手機玩個不停。”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多年前,國內有大型調查機構曾針對25-50歲的中等收入群體做過一項調查: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團聚的次數少於3次,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平均為78小時,即3天6小時。即使那些回家頻繁,甚至跟父母住在一起的人,陪父母的時間也沒比64天多到哪去。

我們把大把的時間都給了孩子、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但留給父母的卻那麼少那麼少。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看到這兒的你,是否有一絲絲想念父母?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父母有沒有做過一瞬間戳中你淚點的事?”

有幾個回答特別感動:

有次和我爸吵架,他氣地端起水杯要潑我,結果又收手停下來喝了一口覺得是開水太燙了,去廚房倒掉大半杯然後加冷水混成溫水回來潑我一臉這件事吧。都沒法生他的氣了,唉。

高中的時候有一回離家出走,在另一個城市待了幾天。

我爸發動所有親戚找我,找得焦頭爛額。

回家之後等著我的不是棍棒,不是責罵。而是我爸問我:

在外面有飯吃嗎?餓了沒?

從那之後,再沒有不告而別過。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過年回家,媽媽對我說:“有時候挺希望你不要去大城市拼,挺希望你沒用,這樣我就可以每天都看到你了。”

其實,父母嘮嘮叨叨,他們只是確定我們一切安好,如此足矣。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李健曾寫自己的父親生病的一個片段,讓人潸然淚下。

“父親的病情每況愈下,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我送他回哈爾濱。火車上,父親已經很虛弱了,每次去洗手間都要我攙扶或者揹著他,我一宿沒怎麼睡覺。

記得當我揹著他時,他說了句,原諒爸爸。那一瞬間,我強忍住了淚水。他太客氣了,竟然對自己從小背到大的兒子客氣,而我只是背了他幾次而已。”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柳巖在父親去世後說,如果親人健在,有什麼都給他們吧。因為人世間最可惜的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曾經讀書的時候特別不想回家,直到有一次看到我媽生病進手術室,在門口的我突然開始害怕。

有了倆孩子後,我也習慣了婆婆在家幫忙的日子,直到她老人家去世,我突然意識到:並無什麼來日方長,同在屋簷下都是見一面少一面的。

“父母走了,你便直面死亡”,楊紫爸爸這番話刺痛心扉

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終將漸行漸遠。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也許都不會再見。

三生有幸,終會相見,不過是個美好傳說。

尤其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每次看到“我再也沒有爸爸/媽媽了”這種字眼的時候,鼻子就會忍不住的發酸,心臟也會莫名的空掉一塊。

不敢想,慢慢失去他們到底是什麼感受。

所以,別總覺得他們會一直在那,不老,不死。

珍惜能陪伴的每一天。

哪怕,他們很囉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