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你傳遞了多少樂觀給孩子?

母親,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你傳遞了多少樂觀給孩子?

本文選自《尋覓心靈快樂》,一本解讀情緒、滋養心靈的力作。特別聲明:所有內容已獲得作者之一(銀娟)的授權,其他平臺和個人不得轉載。

摘要:悲觀與樂觀不是一種天生的人格特質,而是指對人生兩種截然相反的解釋風格。心理學家塞利格曼認為,一個人對生命的控制力,尤其是在對挫折和危機的應對上,很大程度是由悲觀和樂觀這兩種思維習慣決定的。

所謂解釋風格,是你為什麼對這件事會產生這樣習慣性的解釋方法。如果你是一個樂觀的人,你會傾向於將消極事件歸因於外部、暫時、具體的因素,將積極事件歸因於內部、穩定、普遍的因素。

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你會將積極事件歸因於外部、暫時、具體的因素,而將消極事件歸因於內部、穩定、普遍的因素等。

這兩種解釋風格是從童年時代開始形成,那時候發展出來的悲觀或樂觀的態度是基礎性的,挫折或勝利經過它的過濾,最後變成一個牢固的思維習慣。它可以讓人對生活失去興趣,也可使人充分享受人生。

一般來說,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非常樂觀,有無限的希望,對抑鬱也是免疫的。他們會認為好事會一直好下去,而且都是自己的功勞。不好的事只是碰巧發生的,很快就會過去,而且都是別人的錯。

這種無限的、不合情理的樂觀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是進化對人類幼年的一種保護策略,但它仍然會受到他們日常生活經驗的影響,比如父母的解釋風格(尤其是母親的解釋風格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批評方式,以及早期生活經驗中的生離死別或巨大變故等。

一個心如死灰的媽媽,很難養育出一個樂觀開朗的女兒。有研究顯示,在孩子8歲左右,解釋風格就基本定型了,對這個世界就已經擁有一種相對樂觀或悲觀的看法,而其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對事件因果關係的分析

從小我們都愛問“為什麼”,我們要得到對周圍發生事情的解釋,尤其是社會生活的解釋。尤其是母親,這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和母親的樂觀程度極為相似。

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認真聆聽我們對每個事件的解釋,我們的很多語言都是解釋性的,而且大部分我們並不自覺,然而孩子會對這些一字不落地聽進去,特別是對不好的事件的解釋。

比如一個媽媽的車由於停的位置不當被人剮蹭了,她會怎麼抱怨呢?“我真倒黴”、“我太懶,如果停得靠裡點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我們不難看出,以上的媽媽對一個簡單的壞事件的解釋都是悲觀的,第一句把自己當成生活的受害者,第二句是對自己人格的悲觀解釋,而且這些因素是很難改變,固定下來了成為永久性的悲觀解釋。

正如上文所言,悲觀者將消極事件歸因於諸如人格這樣內部、穩定、不易改變的因素。當一個人嫌自己笨的時候,那真是一種無藥可救,無法改變的事實。

或許我們可以不讓自己心情那麼糟糕,安慰自己:“還好,沒有剮蹭太厲害”。

當她的孩子跟著她,也就慢慢學習用這種風格來看世界,孩子每天從父母身上要學到諸如此類對各種事件的因果分析,兒童慢慢適應了他們父母解釋世界的方式,傾向於採取相似的方式解釋萬事萬物。

2、老師或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內容也會影響孩子對事件的解釋風格

孩子在最初的時候,當老師或父母批評他,會認真地相信這些人的批評,並用它形成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

3、另一方面,當壞事件來臨時,女性總是去想而男性是去做。

只有像這樣行動起來的男性做法才有可能轉移注意力,不去陷入悲傷失常的思維,從而打破抑鬱的詛咒,越去思考越是火上加油,最後鑽了牛角尖。

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抑鬱症,有統計數據顯示,女性抑鬱症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所以,作為女性更需要有意識地調理出自己的樂觀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