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漲 食魚鮮

今日穀雨,這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穀雨時節,降水增多,氣溫回升,農作物長勢良好,預示一年的好收成。今天傍晚,北京下了一場春雨,雨後彩虹分外美麗。


民間有“穀雨百魚上岸”“騎著穀雨上網場”之說。因穀雨時節海水回暖,魚類洄游,我國東部漁業地區多在此時開海捕魚。漁民們在這天舉行“祭海”活動,祈求一年四季風平浪靜、漁獲豐收。


今天,我們介紹2組魚餚,通過江南大廚巧妙的一魚多做,感受水中鮮物的美味。


千島湖鮮暖三月

菜品提供/千島湖魚味館(北京店)

策劃/朱永松

製作/吳和平

採訪/褚宏轔

攝影/張洋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春江水暖,一年鮮味開啟。千島湖魚味館於1980年始創於杭州,北京店立足於杭州千島湖的優質水產資源,以千島湖有機魚為特色食材,結合傳統徽菜、杭幫菜的烹飪技法,精心打造出紅燒千島湖有機魚頭、秀水砂鍋魚頭、石鍋臭鱖魚、鐵板毛豆腐、蒜香魚中骨等新安江流域特色菜品。其中,“千島全魚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宴”。這組由品牌餐飲總監吳和平主理的菜品,既有前面提及的招牌菜,也有地域風味濃郁的鄉土菜餚,鮮美醇厚,暖意融融。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01


千島湖魚頭湯


原料


千島湖有機鱅魚頭2500克,泉水豆腐塊250克,泡發枸杞5克,香菜50克,薑片30克,豬油50克,高度白酒100克,鹽8克,白糖2克,白胡椒粉1克。


製法


將魚頭自然解凍,洗淨後瀝乾,魚臉肉厚處改十字刀,從背面骨頭處砍三刀(刀距約2釐米);


鍋置火上,入食用油、豬油燒化,下魚頭、薑片煎至兩面微黃,烹白酒,入4000克沸水,大火燒開後煮5分鐘,撇去浮沫;


將魚頭和湯同入砂鍋中,小火燉30分鐘,入豆腐塊,轉中火燉10分鐘,加鹽、白糖、白胡椒粉調味,點綴香菜、枸杞即可。


點評


餐廳的招牌菜品,採用千島湖鱅魚頭,魚頭肉質肥美,膠質豐富,湯汁濃香醇厚,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02


蒜蓉魚中骨


原料


千島湖魚中骨500克,龍口粉絲150克,紅椒末5克,蔥花10克,蒜蓉250克,鹽、白糖、白胡椒粉各適量,蒸魚豉油50克,豆油500克(實耗100克)。


製法


將魚中骨洗淨,改刀,加鹽、白胡椒粉醃至入味待用;


將蒜蓉洗去蒜汁,擠幹水分待用;


鍋入大豆油燒至五成熱,下150克蒜蓉炸至金黃,瀝油,與剩餘蒜蓉攪拌均勻,加鹽、白糖調成金銀蒜蓉;


將粉絲泡發好,鋪在盤底,碼魚中骨,鋪上金銀蒜蓉,入蒸箱蒸3.5分鐘,淋蒸魚豉油,撒蔥花、紅椒末、白胡椒粉,淋明油即可。


點評


蒜香味濃,魚肉細嫩。


淮揚春之歌

菜品提供/揚州7吃8吧陽光餐廳

製作/葉明駿

採訪/孫陽

攝影/張卓君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揚州7吃8吧陽光餐廳這組專題佳餚既有清新春菜喚醒味蕾,也有經典淮揚菜的演繹傳承。在物產豐富的揚州,吃“春”是當地人一種本真的生活方式。淮揚菜中有很多菜式非常注重技法和食材搭配,一是以刀工、烹飪技巧呈現出精美之感,二是讓不同特性的食材為菜餚增添豐富的香氣和味道層次。如珍珠魚圓燴魚頭,充分發揮了淮揚菜製作精細的特點,鰱魚拆去魚頭骨而形不散,整個過程不僅考驗大廚的耐心,還體現了其細緻的手法。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01


珍珠魚圓燴魚頭


原料


花鰱魚頭,珍珠魚圓,鮮筍塊,香菜芽,京蔥,蒜子,生薑,鹽,料酒,胡椒粉,雞粉。


製法


將魚頭治淨,魚臉肉加京蔥、生薑、蒜子、料酒蒸熟,魚骨熬成湯備用;


鍋置火上,入魚骨湯,下珍珠魚圓、魚臉肉、鮮筍塊,加鹽、胡椒粉、雞粉調味,燴熟,出鍋碼盤,點綴香菜芽即可。


點評


此菜在拆燴魚頭的基礎上加入了用魚身肉製成的魚圓,“一魚兩吃”,黏韌、柔滑、鮮嫩等多重口感交融,更凸顯功夫。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02


菜薹燒鮰魚


原料


鮰魚,菜薹,蔥,姜,蒜,豬油,鹽,白糖,料酒,胡椒粉,雞粉。


製法


將菜薹擇淨,改刀切段備用;


將鮰魚宰殺,去鱗、內臟,略燙洗淨,剁成塊,漂洗備用;


鍋入豬油燒熱,入蔥、姜、蒜煸香,下魚塊,加清水、料酒、胡椒粉,大火燒至八成熟,加鹽、白糖、雞粉調味,入煸炒好的菜薹,收汁後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


菜薹的炒制與鮰魚燒至八成熟的時間同步,確保菜薹脆嫩的口感。


點評


春季的菜薹清香,搭配鮰魚,魚肉將其淡淡的鮮味襯托得更加出挑。


★ 以上內容節選自《中國烹飪》2020年3月刊,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號所有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及作者署名。

穀雨|春水漲 食魚鮮


編輯|貓頭鷹小姐

主編|王者嵩

《中國烹飪》

中國烹飪協會會刊

中國極具影響力的餐飲雜誌

創刊於1980年

發行遍及海內外

微信號:ChineseCuisine198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