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識珀】怎樣鑑定“水煮蜜蠟”?

蜜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越來越多地曝光在了國人面前,蜜中“雞油黃”更是人見人愛。為了迎合國人的熱愛,各種“黑科技”粉墨登場,“水煮圓珠”、“中東蜜蠟合成”……屢見不鮮,如今,一項逆天神技更橫空出世——水煮蜜蠟,近幾年愈演愈烈。

一、水煮蜜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與“珍珠蜜蠟”採用的技術相似,通過人工的方式改變蜜蠟在金絞蜜中的分佈結構,造成“看起來是滿蜜”的假象。然而,兩者的目的並非一致,“珍珠蜜蠟”改變琥珀的內部結構,本意是為了美化,為了得到更漂亮的金絞蜜,而“水煮蜜蠟”是純正的技術造假,為了騙取更大的利潤空間。通過水煮技術將透明的琥珀、金絞蜜“煮”成不透明的蜜蠟,再通過高溫烤色使蜜蠟變成高價值的老蜜,為了追本逐利,無良商家也是夠拼的!


【慧眼識珀】怎樣鑑定“水煮蜜蠟”?


水煮原石

二、水煮技術到底算不算優化?

目前主要優化的琥珀品種主要集中在花珀、血珀、珍珠蜜和老蜜中,分別通過爆花、烤色、淨化等技術以得到更優、更耐磨的琥珀,改變的也只是琥珀的物理屬性。水煮蜜蠟,改變的是琥珀原來的結構,水煮過程發生了氧化反應,而水煮的目的也並非讓琥珀看上去更好看,水煮蜜蠟也並不會更耐磨,只不過因為“滿蜜蠟”比“金絞蜜”更值錢所使然。一些無良商家更加入化學藥品,因此,水煮技術會影響琥珀內的琥珀酸等物質。

【慧眼識珀】怎樣鑑定“水煮蜜蠟”?


珠子水煮前後對比

三、如何鑑定水煮琥珀?

原石開窗處“貌相”

全皮的水煮料緊緻,有的發紅,非常誘人,但切不可認為這就可以進貨。沒有條件要創造條件看到開窗料,凡是開窗之後,水煮料的辨認是簡單的。

皮跟肉之間有一層明顯的白色隔離帶的堅決不能要,那是水煮留下的氧化層;

開窗漏肉的位置顏色淡,看起來有膠質感的,果斷放棄;

開窗處用365紫光照射有明顯的偏藍色熒光反應,不要以為有熒光反應的就是好的,無水煮的原料呈現的是偏綠色調的熒光反應!


【慧眼識珀】怎樣鑑定“水煮蜜蠟”?


自帶手電鑑定

成品看品相,看氣泡,必須帶強光手電!

自然光下的水煮蜜蠟比很多天然蜜蠟看上去還要誘人,如果不借助工具連在琥珀市場沉浸了多年的老行家都發現不了異常。

對於水煮成品,老行家心裡有個譜:只要是碰到特別均勻的,小心就對了!

手電一透光,水煮蜜蠟蠟質裡微小的氣泡,將無處遁逃,像寶山南紅的硃砂點,又均勻有密集!

所以,採購蜜蠟,帶強光手電一定是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