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

“不知何代公侯墓,酹坛欹倾牧儿聚。凄凉翁仲满身苔,独对寒松泣秋雨。”—— 《古墓》

历代皇陵当中大多存有珍贵的陪葬品,这也就成为盗墓贼首选重点目标,一些人甚至为了这些宝物不惜牺牲性命,被称为东陵大盗的孙殿英就曾借着军事练习,将东陵洗劫一空,在这期间悍匪马福田的手下王绍义也相中了东陵这块宝地,但由于各方面不如孙殿英,被孙殿英打跑后,依旧贼心不死,找到一处距离东陵比较近的地方潜伏起来。时隔17年,河北有位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成为人神共愤的千古罪人。

河北一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

王绍义在东陵附近潜伏期间,一直寻找着有利的时机,可谓《进退篇》“时机不到且隐藏”。直到国家战事紧张,原来看守皇陵的士兵被调往战场,看守的人换成了农民兵,此刻王绍义觉得自己等了17年的机会终于来了,考虑到自己的人马、装备不充分,于是找到自己的挚友“小诸葛”杨芝草前来帮忙,杨芝草本身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每天无事可做,听王绍义的建议觉得有利可图,没有考虑太多就决定加入盗宝队伍当中。

随后王绍义又拉拢一些守墓民兵以及穆树轩等人加入他们当中,通过详密的部署策划,以“打石头”为借口炸开了咸丰皇帝和慈安太后的陵墓,并将皇陵里的珍贵的陪葬品基本上都搬空。老百姓听信他们编造的借口,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第一笔财富。

河北一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

俗话说“纸是包不住活的”,为了能顺利开展第二次行动,于是王绍义贿赂当地的领头人员张尽忠。他没有承受住金钱的诱惑,动摇了自己的原则,为王绍义等盗墓贼打掩护,使得盗墓行为异常猖獗。王绍义不仅自己去盗墓还鼓动周边居民也加入他们行列当中,把目标定为东陵的康熙及其妃子的陵墓。在盗金陵之前,王绍义为了能顺利打开地宫,用钢板做钥匙,可见王绍义十几年弹棉花的技术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

河北一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

这次的盗墓人数超过之前孙殿英盗的慈禧陵墓,是一次众人盗墓事件。当地老百姓打着打倒地主,反封建剥削的名义,自发地到东陵盗取宝物,最终导致清朝157个陵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行为最后还是被国家知晓,并引起高度重视,开展抓捕行动。王绍义提前得到消息后便逃之夭夭。经过五年的追捕后,终于在八仙桌子山将盗墓案件中最大主谋王绍义抓捕归案,并于本1951年3月份执行枪决,他是《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在枪决之前,得知他们所盗取的文物大多数被卖往国外,有一部分被私自藏起来,至今不知去向,给我国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河北一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

他们不仅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更是造成文化传承研究断档。文物具有唯一性和不重复性,是研究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一位不起眼的弹棉花老人——王绍义,竟然用十七年的时间去谋划两场大规模的东陵盗墓活动,可见其是心思缜密,毅力过人,只不过他用错了地方。如果将这份是用在正道上,相信他一定会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就。

道墓行为之所以那么猖獗,也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中国饱受战争摧残,一方面生活困苦,渴望一夜暴富,另一方面国家忙于战事,无暇顾及陵墓的保护工作,给盗墓贼以可乘之机,这才造成河北有位弹棉花老头,潜伏东陵十几年,用钢板做钥匙,差点搬空皇陵的现象发生。

文物一直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依据,盗墓贼只看到其经济价值,却忽视其历史价值,给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像王绍义等人被执行枪决是罪有应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