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被刑拘!上海启动权健深度调查

记者从“权健事件”等联合调查组获悉,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2019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机关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

1月2日,对在权健肿瘤医院涉嫌非法行医的朱某某立案侦查。

截至1月7日,已对束某某(男,51岁,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审。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权健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被刑拘!上海启动权健深度调查


央视批“然健、权健涉传销”:有关部门客观上已沦为保护伞


就在昨天(1月6日)下午,央视旗下公众号央视财经就有最新刊文评论全权健事件。文中提到:

消费者受骗、人员陷入传销组织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有的传销组织在“斗争”中经验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高明,甚至不断往合法化“洗白”,企业运营越来越多元化,用其他经营行为掩盖传销行为,用其他经营之名掩盖传销之实。而反观我们的监管,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并没有因为传销出现的新变化而提升监管理念和手段;更不得不承认,还有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利用监管手段的落后和模糊地带,客观上已经沦为传销行为和传销组织的保护伞。

位于天津武清区的“直销一条街”,在所有人的目光下,一直火爆到这次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特别是公安部门出面查处后,才告“一日关门”。不得不问一句:是谁,在涉嫌传销的小火苗刚刚起来时,不但不迅速扑灭,还为它挡风遮雨,让其火势蔓延至今,烧坏市场,烧出人命,几成尾大不掉之势?市场监管部门难道没有责任?

乱相背后,我们希望借调查整顿之机,能查查林林总总涉嫌传销背后的成因和背后的人,更希望从源头上、从监管上、从制度上下功夫,真正革除传销等不法经营行为产生的根基。对监管部门来说,让消费者“擦亮眼睛”固然重要,但让市场保持洁净则更重要。某些监管部门该醒一醒了!


上海启动权健多维度调查: 涉嫌传销

成焦点,或面临刑事责任


1月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表示,上海正从虚假宣传、加盟点管理、商品质量等多维度调查辖区内权健加盟店(点)。且已联系权健总部,启动溯源调查。

除了虚假广告、传销以外,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全开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目前的情况,权健公司还可能因为虚假宣传、直销、产品质量、公司登记事项等行为特征而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

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显示,2013年8月7日,权健拿到了商务部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下含四川、浙江、湖南、江苏等10个分支机构;23个加盟/授权的直销服务网点;3类40种直销产品,包括化妆品、保健食品、保洁用品,此次热点事件中的火疗、负离子卫生巾和按摩鞋垫均不在列;8个直销培训员。

但在其直销模式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从2015年至2018年,山东、安徽、吉林等多地都出现了权健涉嫌传销的案件。

直销企业打擦边球涉传销不是新鲜事,也给执法和举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消费者屡屡举报、诉诸法律,依旧屡禁不绝。

国家食药监总局2017年7月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379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既有保健食品自身的问题,也有普通食品、进口食品、广告宣传等问题,还有假冒伪劣、黑作坊以及非法传销、电视购物、会议营销、网络营销、商业欺诈等社会综合治理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生产监管、市场监管、进口监管、广告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犯罪、老年人关怀等多环节多部门职责,需要多部门联合出重拳,严打严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