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讀書能帶給人什麼樣的力量?

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是看世界最便宜最簡單的途徑;讀書也可以帶給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便是閱讀能夠帶給我們普通人的底氣。

而對於寫作者來說,書籍能帶來更多寫作的靈感。約翰歐文寫《蘋果酒屋的規則》,無疑是一次對他自己喜愛的作家狄更斯和勃朗特的一次致敬。

在這本書,我們能夠看到大量的關於《大衛科波菲爾》和《簡愛》兩部作品的影子。這兩本關於孤兒院孩子尋找自我的書,從拉奇醫生在孤兒院分別為男孩部和女孩部閱讀開始,直到最後荷馬迴歸重新為孩子們閱讀結束。

這個過程像一個輪迴,更是一次繼承。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約翰歐文是當代文壇的小說宗師,他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歡,被翻譯成35中文字暢銷世界各地。他深愛狄更斯,作品更是沿襲了現實主義文學,被稱為“狄更斯再世”。不僅僅普通讀者喜歡他,日本作家村上村樹直接把他譽為自己的偶像,親自採訪過歐文並將他的作品翻譯到日本。

除了獲得讀者的肯定,歐文的作品也獲得權威認證。他的作品曾經3次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蓋普眼中的世界》獲獎。

在影視改編方面,歐文的作品同樣深受歡迎,前後有5部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他自己憑藉《蘋果酒屋的規則》拿下了奧斯卡金像獎改編劇本獎。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村上春樹說:“讀歐文的書會上癮,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

這本700多頁的作品,真就有這樣的吸引力。

我前後看了兩遍,期間的情緒出現了無數次變化:

有過震驚、有過驚恐、有過訝異、有過氣憤、有過感動,這是一部能夠調動人全部感情的書。

書籍封面的推薦語上寫:“我們的一生,總會因為一個重要的人突然離開,而忽然長大。”

這句話並不能概括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但也不僅僅只是成長。

《蘋果酒屋的規則》是關於一個普通人的史詩作品,也是兩輩人之間關於“有用之人”的定義碰撞和道德選擇。有人用“隱蔽的偉大”來形容這樣的故事,它講述一個普通人如何衝破社會準則和道德枷鎖,選擇做正確的事情。書中的主角孤兒荷馬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才終於接受了自己的命運,為那些懷孕後不願意生育的女人們提供手術幫助。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對於走在大街上都能夠遇到人派發醫療廣告、不小心就能聽到“無痛”人流說辭的我們來說,這個話題似乎沒有什麼嚴肅性可言。

可是,這本書的背景設置在20世紀初的美國,當時的美國“墮胎”是非法的,不管是意外懷孕還是因為被強姦、亂倫導致的不應該要孩子的情況,墮胎都是不被接受的。

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因誤服藥物導致胎兒畸形、新生兒終身殘疾的悲劇頻頻發生,才催生了《羅訴韋德案例》,提出“懷孕三階段”概念。女人們終於擁有了在懷孕第一階段(0~3個月)自由選擇是否終止妊娠的權利(法律認定3個月內胎兒不享有生命權)。

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羅訴韋德案例》之前。瞭解這段歷史,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荷馬需要花大半輩子的時間,才終於知道自己要怎樣做才能算一個有用的人。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別以為這是以前的事情,現在的文明國度不會存在。

去年五月,美國阿拉巴馬州州長艾維在參議院通過的限制墮胎法案簽字,號稱“美國史上最嚴苛的墮胎法案”。這個法案引起了大眾不適,從普通人到明星人物,紛紛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很多女性穿上《使女的故事》中被當做生育機器的大紅色使女紅袍抗議。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圖為抗議者穿著使女服抗議

更讓人諷刺的是,通過這項決議的25人全部是男性。

女人自己的身體,卻無法自己做出主宰,而是讓在懷胎和生育中不需要承受任何痛苦和風險的男性來決定自己生育與否。問題的核心早就不是嬰兒的生命權和女女權之間的鬥爭。

狄更斯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是否應該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還是讓別的什麼人來駕馭我的命運。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圖為女星發表“替女性”表決的25位男性照片


在不能合法享受生育自主選擇權利的時候,更多的女性會走向黑色地帶,把自己的生命交給未知的危險。

美國東南計劃生育組織首席執行官福克斯(Staci Fox)說:“禁止墮胎並不能阻止墮胎,而是阻止了安全墮胎。” 

曾經開過診所的69歲霍爾說:“我一些朋友非法墮胎,幾乎活不下來。”

《蘋果酒屋的規則》裡,歐文創造了一個拉奇醫生,給了他一次絕佳的機會,讓他創立了聖克勞茲孤兒院。在醫院裡,拉奇醫生曾經以為幫助孕婦接生是上帝的工作,幫助孕婦墮胎是魔鬼的工作。

直到他看到跟自己有過關聯的女人因為找不到合法醫生幫忙墮胎,把自己的生命葬送在非法墮胎醫生的手裡。

拉奇醫生受到良心的拷問,開始為那些可憐的女人提供幫助,他把兩種工作都稱之為上帝的工作。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抗議從未停止過


在歐文的小說中,霍爾所說的那些非法墮胎活不下來的案例都被文字呈現了出來。他的文字是有畫面感的,小說中那些無奈的女人,邁著沉重的腳步在雪地裡一點點往聖克勞茲走去,雖然沉重,但是這裡有希望。

如果沒有聖克勞茲,她們有的人會自己用松香、甚至是自己極端的方式(捶打自己的腹部)等方式,試圖把肚子裡不該存在的生命甩掉。更多的女人會把自己送到黑心的非法診所裡,接受毫無醫學經驗的人一番折騰,最後花掉了金錢順便搭上了兩條生命。

有人說這是一本關於“墮胎”的百科全書,像一部墮胎史詩,它呈現了五花八門的方法,包括錯誤的和正確的方法。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閱讀過這本書,可能會更珍惜女性的身體。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總有驕陽》劇照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聖克勞茲有它的運行規則。

它表面上是一個替人接生,然後把那些從一出生就註定沒人要的孩子留在孤兒院。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偷偷為人墮胎的場所。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自己對於規則的理解,對於拉奇而言,他從事的工作不管是墮胎也好接生也好,都是上帝的工作。對於荷馬來說,他自己可以選擇尊重女性自主選擇生育,也可以接受拉奇醫生幫助他人墮胎,可是他卻無法接受那個可能已經成行的胚胎被自己終結。

孤兒院的孩子總是對外界的幸福充滿了幻想,荷馬嚮往著離開聖克勞茲,嚮往著自由和愛情。

人越想逃離的地方,反而越是對自己有著一種引力。

荷馬在漫長的人生裡,他發現了規則無處不在。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總有驕陽》劇照


觀海果園有它的運行規則。

朋友之間相處的關係有他的規則。

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相處有它的規則。

黑人之間自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則。

規則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有人規則自然會有人打破規則,關鍵在於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點,愛、道德、規則,該如何選擇最終都會因為心底對善良的理解發生改變。

人總是需要去經歷,經歷變故、經歷情感磨鍊,然後才能夠慢慢地接近自己的內心世界。故事的最終,荷馬回到了聖克勞茲,用拉奇醫生替他打造的另一個身份,接受了自己新的使命。

歐文展現了一個殘酷的世界,但是在這個似乎總是霧濛濛的世界裡,還有一點陽光,讓人覺得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即便是一無所有的孤兒,最終也會長成有用的人。

不管需要等待多久的時間,也許就好像總是被荷馬踢落到海里的蝸牛一樣,它順著爬下去的那個方向或許是錯的,但是總得給他時間,讓他自己去發現才能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他是村上春樹的偶像,寫了一部普通人的史詩故事,讓人大呼上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