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戰將秦基偉與上甘嶺之戰(四)

第一軍情作者 吳東峰

提要: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的“彈藥量”,遇上了志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的“添油”戰法。上甘嶺之戰看誰打得精?

目前五聖山前沿537.7高地的戰鬥進到一個極其複雜艱難的情況:這樣傷亡大,戰鬥不能迅速的結束,而敵人的力量並不大,我們的後續力量即將發生新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採取什麼樣的戰術手段和方針必須明確。越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求各級指揮員想辦法、出主意,吸收下面的意見,但問題恰恰不是這樣,而是提出了許多的問號和懷疑,在戰術思想上有分岐……..

——秦基偉1952年10月14日日記

添油戰術就是往火爐裡一點一點添油,添一點,就被燒一點,你添的越多,就被燒得越多。

“添油”戰術歷來為兵家之大忌,但15軍軍長秦基偉卻在上甘嶺戰役中成功地運用這一戰法。秦基偉認為,要打好上甘嶺坑道作戰,關鍵在於要保持坑道內的有生力量。如此,就必須不斷地利用坑道反擊地面上敵人的進攻,而當我受到損失時,又能源源不斷地向坑道輸送和增援兵力。

1952年10月20日,秦基偉召集軍領導緊急會議,主題就是專門研究“如何解決當前困難,保證45師打好仗?”

經過研究,秦基偉最後拍板決定:一、由軍直抽出人員補充前線的戰鬥部隊;二、對全軍部署作了重新調整,讓擔任防禦的部隊和擔任反擊的部隊專門化;二、集中精力,集中兵力,一切為打好這一仗而奮鬥.......

秦基偉分析說:“兵力機動在戰爭中,尤其是防禦作戰中是很重要的一步。你得看準了再用兵力,這一點算是上甘嶺制勝的一個法寶。打仗沒有後勁不行,作為戰役來講尤其要有後勁。”

堅守坑道口的八連炊事班戰士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15軍參謀長張蘊鈺認為,這次會議對保證上甘嶺戰鬥的勝利至關重要,是上甘嶺戰鬥由被動轉為主動的一個轉折。根據秦基偉軍長的指示,15軍軍機關和軍直屬隊抽調了1200多戰士,為45師補充了13個連隊。張蘊鈺晚年曾對筆者說,把軍部的警衛連都拉上去“添油”了,這需要多大的決心和魄力啊!

時任15軍政治部主任車敏瞧回憶,秦基偉軍長看得更遠,記得他在會上還說:“這個反擊作戰的成功或失利,不僅關係15軍和全兵團,而且對整個朝鮮戰局影響更大。劉少奇同志作報告時專門提到,志願軍在朝鮮一年多的積極防禦作戰,打破了歷史上‘沒有打不破的防線’的軍事論點。今天,志願軍的防禦是打不破的.中央負責同志這種估計和勉勵,給我們增加了力量。我們必須以實際的勝利戰鬥,鞏固好我們鋼鐵般的陣地,給克拉克一個迎頭一棒。”

車敏瞧回憶,上甘嶺之戰爆發後,秦基偉就及時指示軍政治部,把基層幹部分三批:一批在陣地上;一批在師、團待命;一批留在軍裡集訓,保留一批戰鬥骨幹,訓練一批戰鬥骨幹,準備隨時“添油”,以應付日後曠日持久的大戰。

車敏瞧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秦基偉很滿意車敏瞧的安排。他說:“打仗是要死人的。特別是基層幹部傷亡大。打起仗來,戰士要靠幹部帶。從這個意義上講,打仗也就是打幹部。這場戰鬥會越打越大。要交代下邊,連隊不能打光了,要注意留‘種子’。要及時把那些戰鬥骨幹提起來。我們的武器裝備雖然不如敵人。但我們的優勢是士氣很高,我們的戰士們懂得為誰當兵打仗。”

秦基偉還指示政治部要大力開展殺敵立功運動。政治部的《戰場報》,要及時宣揚英雄事蹟。他說:“你們印的‘參考消息’,可以發到師,有的還可以發給團長、團政委們。讓大家看看美聯社都在鼓吹些什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武器裝備的“添油”同樣至關重要。當秦基偉命令軍司令部要加強45師炮火支援時,參謀長張蘊鈺提出:運送炮彈困難很大!秦基偉當場在軍作戰會議上,命令29師:“你們抽出3個營,由師政委王新帶隊運送炮彈,軍部幹部戰士、文工團的男女演員,全部參加。”

坑道的後勤供應問題,是當時遇到的新課題。為了解決坑道嚴重缺糧、斷水的情況,後勤部門絞盡腦汁,採取“接力運輸”和“匍匐前進”等手段,把所需要的物資送往坑道。

軍後勤部長尤繼賢向秦基偉提到,後勤部門官兵為了向上甘嶺“添油“物資,有時傷亡比作戰部隊還高時,秦基偉動情地對尤繼賢說:“打罷上甘嶺,我們要給後勤記頭功!”

官兵通過攀巖的方式完成增援和物資補給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有一次,從上甘嶺下來的幹部向秦基偉彙報堅守坑道的官兵情況:數日吃不到水,吃不上飯,得不到主力的支援,獨立堅守陣地。秦基偉十分感動,立即把放在行軍床下的那筐蘋果拉出來,叫司令部的同志送到陣地上去。警衛員說:“首長,這蘋果又大又紅,肯定甜,拿幾個下來你留著吃吧!”秦基偉擺擺手:“一個也不要動,到了坑道里,就是救命果啊!”

時任15軍司令部參謀桑傳寶回憶,那些日子,秦基偉口述,叫他寫了好幾張掛條,放到送蘋果的筐子裡,大意如下:

堅守在五聖山上的英雄們,我衷心感謝你們的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在半月的苦戰中獲得殲敵1.2萬的輝煌勝利.為全軍爭光為烈士們復仇,繼續戰鬥下去,再接再厲將進攻的敵人全部殲滅在我們鋼鐵陣地上,不恢復全部陣地,不停止戰鬥!

我沒有別的東西,只將我私人所買的水果、糖、罐頭、梨全部送給最前沿堅守坑道及連續反擊敵人的最可愛的人.希望你們收到這些禮物後,更加頑強的戰鬥,爭取早日恢復全部陣地。

桑傳寶回憶說,從此,凡是慰問團送來的東西和軍長自己花津貼買的東西,他都要積攢起來,都裝在簍子裡。秦軍長都一一鄭重地在寫好的掛條上籤上名,派人送到前線去。其他軍領導也紛紛這樣做。

時任45師宣傳科長李明天回憶說,電影《上甘嶺》中“一個蘋果”的故事,並非虛構。不過,他一直堅持認為,堅守坑道的官兵在路上揀到的那個蘋果,就是秦基偉軍長送的那筐蘋果裡漏出來的。李明天說:“因為那時前線送去的水果大部分是蘿蔔,很少有見到蘋果。不是秦軍長那筐蘋果,那又從哪兒來的蘋果呢?”

頑強戰鬥與生存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在秦基偉號召下,15軍在緊張戰鬥中,展開研究戰術、戰法的活動:突擊隊研究在敵火下如何運動;運輸部隊研究如何通過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堅守分隊研究如何用“小兵群”和“添油”戰法,對付敵人的大集群衝擊;暫時轉入坑道的部隊,研究如何配合突擊隊反擊……

在上甘嶺戰役中,29師部隊以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精神,配合兄弟部隊共同作戰。根據兵力部署要求,29師以一個團配屬44師,堅守在西方山;以2個團配合45師、後又配合31師戰鬥在上甘嶺。戰役處於最艱苦的階段,29師把上萬斤的蘿蔔,西紅柿送到45師;在大反擊前,師政委王新親自率領2個營,把幾萬發炮彈和手榴彈送上五聖山,他說:“在戰鬥中,只要上級一個命令,沒有說的,哪裡需要就到哪裡戰鬥!”

秦基偉甚至把自己的警衛也送上上甘嶺“添油”了。

“這是上甘嶺戰鬥的關鍵時刻的一條大新聞!”時任15軍《戰場報》記者的李天恩回憶說,“我們真沒有想到軍長會下這麼大的決心,把他指揮作戰的‘老底子’、‘貼身兵’都掏出去了。首長送警衛部隊上前線,這是對一線作戰部隊最大的鼓勵!”

15軍警衛連,不是一般的警衛部隊,在朝鮮戰場除了日常擔任保衛軍部首長和機關外,還要隨時執行艱鉅和複雜的特殊任務。這是秦基偉從華北打到長江,最後打到四川,與他一起南征北戰,同生共死的“老底子”。

在上甘嶺大反擊前,秦基偉考慮再三,毅然決定,再從軍機關和直屬分隊組織報名參戰活動。他強調:“警衛連四個排無一例外!”軍警衛連共抽調了79名戰士“添油”上甘嶺。

上甘嶺的我軍前線指揮所

上甘嶺決戰時刻:秦基偉的“添油戰術”VS“範佛里特彈藥量”

時任15軍警衛連指導員王六,是秦基偉浴血太行時的老警衛員,曾在飛機轟炸下,搶救過秦基偉。兩人感情很深。王六報名到一線陣地,秦基偉把自己珍藏了6年的一支派克筆送給他,鼓勵他在戰鬥中加強學習,不斷進步。沒想到,這竟是永別——王六犧牲在了前沿陣地上。

“添油”變“加油”。部隊越打越精,越打越有辦法。秦基偉很快就把幾個齊裝滿員的連隊,秘密地運進前線的坑道里。597,9高地主坑道原來是一個加強排駐守,到大反擊前,已經住進了第一批反擊的3個連,戰士們都是一個挨著一個,一排一排地坐得好好的,隨時準備聽從號令,衝出坑道去……(未完待續)

(“秦基偉與上甘嶺之戰”由第一軍情和一號哨位聯合授權發佈,分8次推出。全文36000餘字。此為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