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背后的北京文化,不应该如此被黑

春节期间逆袭的流浪地球,着实让大家吃惊不少

而其背后的北京文化也一时间被大家吹捧不少

流浪地球背后的北京文化,不应该如此被黑

可年后开盘后,网络却出了不少的黑文,其间的逻辑很是让人不解,我说几个个人观点吧:

1、关于流浪地球可能的盈利

开盘第二天,北文和中影均发布公告,在票房为20亿的时候,北文盈利7300-8300万,中影则为1亿左右,现在流浪地球接近40亿的时候,按照之前北文所说的投资近1亿来估算(投资+宣发),同比例去算,流浪地球对于北文的盈利应该在3亿左右。

不少文章质疑盈利不高,可实际上主要保底战狼2给北文带来的盈利也只是1.6亿罢了。

流浪地球背后的北京文化,不应该如此被黑

2、关于药神的盈利

有些文章说第三季度北文仅仅数百万盈利,药神在第三季度时还在上映中,所以其盈利的体现应该在第四季度,我觉得该影片的盈利应该要超过战狼2,虽然票房不及战狼2,但北文的主投资及成本不高是其盈利的保证。

3、关于影视板块估值的变化

这点其实是重要的,春节期间票房虽然有所增长,但观影人次却是下降的,所以影视板块尤其是院线应该是进入平台期了,行业增长预期减弱,会传导给估值端不会给于太高的PE,这点其实是致命的。

4、对于北京文化只喜欢押爆款问题

这感觉是个伪命题,每家影视公司的投资必然都希望获得高票房,战狼2、药神和流浪地球在投资时甚至是上映前均没有被看好,北文三年押中三个爆款的背后实质是管理团队的能力体现,这几部爆款的背后,也是有二代妖精的失败,也有无名之辈啊、来电狂响这些影片的支撑,管理团队的眼光+足够多的项目投资是影视公司成长性的逻辑。

5、对于战狼2高管减持问题

认真研究一下战狼2高管减持,要引申到高管激励股权,当时减持的主要高管主要是北文前团队,而非现在的管理团队,这个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记得当时高管激励时是11元多每股,几年下来包括税费成本应该要超过14元的。

6、对于大股东被动减持问题

看了半天,感觉北文没有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和二股东的股份差别不大,而且占比都不高。我想这也是北文团队的影视投资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于重大项目的投资真的是通过团队内部集体决策实现,而非依赖每个个人或实际控制人。这点是好的。

对于大股东减持部分主要是前面采用信托的增持部分,我看了下成本在14-15元/股,实话是亏本被动减持,了解信托计划会明白,期限到了毕竟,而且这种减持是主要亏大股东本金,信托的杠杆资金比较安全的。

7、对于北文盈利组成

旅游、电视剧投资和艺人经纪是比较稳当的,每年贡献基础的净利润,而影视投资收益是决定其盈利多少的关键。前者保底盈利,后者有所期待,两部分分开去看估值这样最好。

8、关于影片的炒作

我想中影和北文同时的公告,是受交易所的硬性约束导致。从战狼2到药神,北文的K线两个不太好看的冲高,使得这次流浪地球爆款在开盘后的第二天就披露出盈利估算的公告,也是让投资者能够理性,减少游资炒作的空间,这是好事,毕竟股价的高低在短期内对上市公司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9、封神的投资是最大的风险

考虑去年第四季度上映的无名之辈、来电狂响的比较成功的投资,加上流浪地球,2019年北文的业绩是有很好的保证的。对于北文最大的风险和机会是2020年开始的封神三部曲,总投资很大,既有可能是奠定北文地位的投资,也有可能是带来最大风险的投资。目前比较乐观的是北文团队的能力比较被认可,以及封神导演乌尔善在寻龙决的认可。

流浪地球背后的北京文化,不应该如此被黑

总的来说,北文没那么牛,但他的确是近些年影视公司里踏踏实实去给大家拍电影的企业,也逐渐进入国内影视公司的前列,至于爆款怎么形成,只能说管理团队的投资眼光和决策机制确实不错,这点是要重视的,至于有多被黑,有多大的问题(什么商誉啊、太依赖爆款、被炒作啊)都不应该太被吐槽,需要重视的是影视板块的行业估值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