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紅紅火火的職業“哭喪”人

安徽省泗縣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家裡的老人死了,必須要有人哭,哭得人越多,說明這一個家庭人丁越興旺,如果沒有人哭,說明家裡沒有人了,很不吉利。哭,還有一個講究,每天凌晨,天還沒有亮,晚輩們就圍在棺材四周哭起來,午飯前哭,晚飯前哭,家裡來人奔喪了,家人要一邊哭,一邊出門迎接前來奔喪的親戚,朋友……

泗縣:紅紅火火的職業“哭喪”人


中國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之前,每個家庭的孩子少則三五個,多的甚至有十幾個孩子的,這樣,一旦老人去世,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再加上兒媳,女婿,孫婿……再加上村子裡的其他晚輩,近百口人排成一個長隊,足足有幾百米長。

實行計劃生育以後,一家一個孩子,最多2個孩子,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去世後,只有一個孩子在哭,顯得冷冷清清,總覺得對逝者有點不尊重,按照泗縣人的說法,哭的人少,說明家裡人丁不旺,不吉利。

聰明的泗縣人在網上看到有代駕,代跑腿,代辦等業務,那麼能不能有一個代哭的業務呢?就是找一個人到喪戶家中以兒子,女兒或者孫子,孫女的身份哭,增加逝者家中悲哀氛圍,讓 外人看起來這個逝者家中人丁興旺。

有需求就有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一種代哭業務便開始在泗縣農村應運而生,並逐漸流行起來,後來人們給這種代哭業務起了一個名字,哭喪。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從事哭喪業務的人少,而需求面廣,哭喪人一兼多職。泗縣的孝帽和孝服是按遠近親疏來做的,人們從孝帽和孝服上就能看出這個人和死者是什麼關係。一個哭喪人以兒子身份哭過以後,又換套孝服,再以孫子身份哭,如果哭喪人是女的,就先穿上女兒的孝服,以女兒的身份哭,然後再換上孝服,以孫女身份哭。

這些哭喪人演技特別好,沒哭之前,別看哭喪人有說有笑,一旦進入角色,演起來絲毫不差那些影視明星,轉眼間淚水就掉下來了,哭得特別傷心,一邊哭,一邊唱著早就背好的臺詞,臺詞合轍押韻,句句讓人心酸,把圍觀者都說得心裡酸酸的。如果是夏天出殯,哭喪人,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在地上滾來滾去,哭得死去活來,汗水加上淚水,不一會,全身孝服就全是泥。如果是冬天,刺骨的寒風逼得哭喪人更加賣力,在雪上滾來滾去更加帶勁,稍有鬆弛,就會冷。

這些哭喪人都是按時間收費的,眼下每小時收費200元,出殯那天,一般都能哭5到6人小時,一個哭喪人,一天就能收入1200元左右,這樣的收入估計比大學教授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個非常“敬業”的哭喪人,出殯那天,“加班加點”,簡單的吃點喝點,一天能“工作”10個小時,就是2000元的收入,一個哭喪人一個月少說也能掙上5萬元。比在外打工都強,除了這些應得的收入,還能有孝帽,孝服,香菸等,同時這項工作又是“包吃”的,省去了在家吃飯這筆支出。

哭喪在一些人看來是灰色產業,不是正經工作,是給人家當兒子,當孫子賺來的,所以起初沒有人能看起哭喪人,但看著這些哭喪人賺得缽滿盆滿,蓋起了別墅,開上了小車,有的人也開始加入哭喪隊伍。如今泗縣的哭喪隊伍分為兩個支派,一個是職業哭喪,一個是業餘哭喪,所謂的職業哭喪,就是他們有一定的“工作人員”,有辦公室,類似於公司,有專門的業務員聯繫業務。業餘哭喪,就是三五個人,聽說哪裡有死人,在不耽誤自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到死者家中“賺外快”。

哭喪雖然很賺錢,但卻給死者家屬無形中增加了一筆支出,對有些死者家屬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願死者家屬能想開些,生老病老是世界上的規律,只要死者生前過得幸福,死後有人哭,沒人哭,他們是永遠不可能回來了,倘若他們死有靈,他們也不希望你花這筆冤枉錢,省下這筆錢,買幾身衣服,買些好吃的,也比聽哭喪人那幾聲哭泣要實惠得多,假如你很有錢,你可以省下這筆錢,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是更有意義嗎?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