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水韻古泗州,秀美新泗縣。千年運河文化滋養的泗縣處處蘊藏著文明與和諧的基因。新時期,新機遇,新使命,如何創新開拓一條文明和諧、科學發展新路子?

  泗縣給出一個奮進的目標——“舉全縣之力創建省級文明城市”。

  2020年4月28日,一條喜訊從省文明辦傳來,讓全體泗縣人民歡呼雀躍——泗縣一舉跨越第五屆省級文明縣城、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兩大臺階,榮膺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

  首戰首勝,首創首成,泗縣一舉圓了創城夢,驕人的成績見證了大美泗縣的戮力同心與辛勤汗水!砥礪前行的創建路上,泗縣注重創新文明城市創建的內容載體和方式方法,把創建步伐和諧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共融為內心自覺力量,將創城文明演繹昇華為一種泗縣城市精神,光榮與夢想,驕傲與自豪屬於每一位泗縣人!

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破題而出,高位推進,自上而下整體構建全局全域創城新格局

  創建文明城市,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一畝三分地”,而是需要全域創建、全民動員、全民行動的攻堅戰、大會戰和持久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必須要敢闖、敢幹、敢拼。”市委常委、泗縣縣委書記張志強擲地有聲的簡單話語道出了泗縣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共創共享”的情懷決心。橫下一條心,謀定而快動。泗縣把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作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把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作為促變化、順民意、得民心的首要實事來幹,終於交給全縣人民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幕幕難忘的創建圖景歷歷在目,決勝之戰讓人記憶猶新。縣四大班子率先垂範,實幹擔當,帶著問題抓指導、抓督查、抓推進。各級領導幹部身體力行,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紛紛走出辦公室,走進街頭巷尾、農貿市場、車站廣場、社區學校,帶頭清理衛生死角,現場解決存在問題;各級部門簽訂責任書,每月制定詳細計劃,共同扛起創建工作主體責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青婦孺踴躍上陣,奮戰在創城一線。“往前站、向我看、跟著幹”在大美泗縣蔚然成風,正是憑藉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上下同心、風雨兼程,圓滿實現了文明創建“一盤棋”。

  2019年,泗縣先後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調度會21次,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成員單位工作例會22次,研判文明創建工作形勢,安排部署創建安徽省文明城市各項任務,動員全縣上下聚焦目標任務,真抓實幹、扛責衝鋒,全面打響創建安徽省文明城市攻堅戰。創建辦共下發文明創建督查交辦單652份,交辦問題20212條,問題整改率達90%以上。同時,按照省級文明城市樣本點督查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文明創建工作提醒函40餘件。

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鍥而不捨,全面發力,夯實基礎內外兼修標刻城市文明新高度

  回顧泗縣城市舊貌,城區市政道路規劃建設起點低、基礎差,車輛交通擁堵;背街小巷坑窪不平,佔道經營普遍;連續雨季導致城市內澇嚴重,黑溝臭水讓人繞道而行……面臨創城這一場提升顏值與實力的城市大考,擺在面前的棘手難題如何解決?

  聚焦目標謀發展,求實奮進樹形象。泗縣緊扣發展、突出民生、注重創新、全力以赴。堅持從解決群眾困難抓起,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做起,從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將影響城市形象的頑疾,徹底改頭換面,徹底刷新提質,這是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作出的莊重承諾。

  健全機構,組織保障有力。縣四大班子23名成員分別擔任全縣城區23個文明創建戰區第一指揮長,68個縣直機關和單位包保路段和小區。16個鄉鎮(開發區)和92個縣直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不折不扣地抓好創城任務的落實。開展志願者文明志願服務、精心做好網上材料申報、精準對標實地測評……泗縣嚴格對照全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堅持目標靶向和問題導向,對標對錶、查漏補缺,制定《泗縣創建安徽省文明城市任務分解》《泗縣創建安徽省文明城市包保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抽調各類專業人員加強創建辦力量,確保創城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到人,逐一啃下“硬骨頭”:從一條條背街小巷開始,對背街小巷、無物業小區改造提升,定期不定期對大街小巷、城中村小廣告、“牛皮癬”開展“拉網式”清理;從一輛輛運營車開始,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在車站、公交車、出租車重要交通場所,積極開展“機非分離”行動……一項項的舉措,點點滴滴的變化,改變的不僅是城市容顏,更是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不斷攀升。

  量變到質變的背後,凝聚著縣委、縣政府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攻堅克、難決戰決勝的自信,泗縣百萬人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感受著這座城市溫度溫情的變化,見證了泗縣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

  久久為功,道德育民,崇德向善弘揚新風凝聚城市文明精氣神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僅來自於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區,還取決於思想文化的高度。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泗縣通過抓創作出精品、抓服務惠民生,發揮文化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位,為文明城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泗縣深挖城市文化底蘊,利用源遠流長、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優勢,在城市建設中注重追求精細化品質化,積極打造泗縣七大名片——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絞瓜之鄉、泗州戲、國家級石龍湖溼地公園、中國藥物布鞋、皖東北革命根據地,不斷提升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努力擦亮“水韻泗州運河名城”的城市品牌,彰顯出泗縣文化的自信,更增添了城市文明的張力。

  泗縣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重點圍繞誰來做、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13456710”工作模式。全縣成立志願服務隊468支,開展“舉旗幟?送理論”專題宣講等各類活動1500餘場,受益群眾達12萬餘人,列入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傾力打造“好人”高地,2019年泗縣獲評“中國好人”、“安徽好人”、第六屆“安徽省道德模範”、“宿州好人”等29人,第七屆“最美泗州人”及提名16人、“泗縣好人”99人。

  在通過典型引領匯聚道德力量的同時,泗縣把開展志願服務作為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創建的有效途徑,通過搭建縣、鄉鎮和縣直單位、社區四級志願服務架構,積極組織全縣鄉賢、在職黨員、教師等中堅力量,堅持常態長效開展志願服務、志願交通執勤、樓長制網格化包保等活動;徵集發佈泗縣文明創建宣傳語,設計了一批彰顯泗縣特色的公益廣告宣傳作品;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升公民道德建設素質;製作《我和我的祖國》《祖國,我想對你說》《我的祖國》三部快閃作品,榮獲全省視頻類一等獎;舉行升國旗儀式、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全縣職工大合唱展演、徵文、微宣講競賽、攝影採風等大型系列活動十餘場次,參加人數20多萬人次,以鮮明的主題和有效載體弘揚社會新風尚,傳遞社會正能量。

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如今,行走大街小巷,市民闖紅燈、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少了,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衛生的多了;損壞公共設施、不講社會公德的少了,自覺參加志願服務活動、見義勇為的多了;禮讓行人、“入框停車”等文明行為已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自覺維護創建成果正讓每個泗縣人習以為常;嶽喜環、趙賢君、仇繼坤……一大批中國好人、最美泗州人、道德模範以不同的方式演繹著文明的故事,他們用平凡的善舉善行,為繪就新時代泗縣文章提供著豐厚的道德滋養,更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一舉成功築牢了力量支撐。

  人人是榜樣,處處有標兵。廣大幹群眾志成城凝築起文明城市的道德根基,用實際行動有力提升了泗縣文明創建的精神氣質,而這些是源自於泗縣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踐行,更是縣委、縣政府對文明創建道德建設的高度重視常抓不懈的證明結果,不僅激發出強大的崇德向善正能量,更大力營造了大美泗縣的溫度動力和文明魅力。(楊秋秋 吳天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