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著“西安魂” 15噸廢舊書造就巨大“書蟲”-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揣著“西安魂” 15噸廢舊書造就巨大“書蟲”

站在屋裡,只能看到“書蟲”身軀的一部分。

15噸廢舊書造就巨大“書蟲”

■記者 馬昭 文/圖

欣賞有些藝術作品,不需要你懂藝術,也不需要你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僅僅站在旁邊,就是一種震撼。它能從你的眼睛撞擊到你的內心,讓人的大腦瞬間空白,又瞬間被轟炸激活。看到“書蟲”時就是這樣。這件由15噸廢舊書籍製成的藝術裝置雖然還未正式與公眾見面,但由於和西安書香之城的氣質完美搭配,而被不少慕名而來的網友追捧。

15噸書成就“書蟲”

“書蟲”現棲身於長安區原風雷儀表廠內的一家正在搭建的書城中,是西安跨界藝術家趙海濤的第三件以“書”為主題的藝術裝置。而它的兩個“師兄”——“書井”和“書塔”早已是抖音單條點擊量過千萬的網紅。

“雖然剛剛做好,名氣還不大。但卻是我書主題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個。”趙海濤將這個長約50米的龐然大物取名“書蟲”,但僅從外觀看,它更像是一條蜿蜒的巨龍。龐大的程度甚至到了無論怎麼拍,都無法拍出全貌的地步。它柱形的巨大身軀矗立在屋內,而尾巴則飛出了窗外,又穿過房頂洋洋灑灑地甩回了屋裡。也就是說,你站在屋裡,只能看到一半的身軀和一段巨尾,另外一半的身軀必須從樓梯上到屋頂才能看到。

“搭建書蟲的書全部來自一家書店的廢舊書籍。好些書都帶著西安的‘魂’:《尋找白鹿原》《西安舊事》《西安美食地圖》《學習陝西話》《關中舊歌謠》《走進大秦嶺》……15噸書成就了‘書蟲’的身軀和靈魂。”

“至於為啥叫‘書蟲’,仁者見仁。真正的觀念不是觀念。你腦子裡瞬間呈現的那個念頭就是了。”

趙海濤表示,創作前,腦中的想法是,進入知識海洋裡不能變成書蟲,爬得進去還要出得來,千萬不要丟掉獨立思考的能力。創作過程中又不禁想到,這大概象徵著人類對知識的無盡追求吧。待作品成形了,看到長長的蟲身和蟲尾,覺得像極了人類求知之路的漫長及曲折。

“也許明天,又會有新的想法。而每個人的想法,就像這巨大的‘書蟲’一樣,完美而獨特。它就在你腦中,屬於你一個人。”趙海濤說。

喚醒人們記憶中閱讀之美

54歲的趙海濤從小就學繪畫,他曾做過建築,對色彩的敏感、建築的在行、繪畫的基本功,成就了他的藝術跨界。如今的他,是當代抽象派油畫家、跨界建築師、藝術家,尤其擅長用廢舊的東西巨量呈現藝術創作。廢舊物品,在他眼中是另一番景象。無論是廢書、廢鐵、廢木頭、廢報紙,甚至廢燃氣罐,經過他的侍弄,都會成為別具一格的藝術裝置。他的工作室門口擺滿了用各種廢鐵、廢繩子、廢木頭製成的動物、擺件或抽象的物件,每一件都各具神韻,讓路過的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凝神觀賞。

趙海濤與書藝術裝置的緣分起自2016年。那時,他接到了一個設計邀約,西工大附中旁邊一個咖啡廳的樓梯間,有個很高的空間,需要一個藝術裝置作品。他在思考中路過的一個廢書堆激發了靈感。於是有了第一件作品:書井。這個高6米,重4噸的書井建成後,很快成為西安的網紅,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打卡。而它更多吸引的是附近中學的孩子們,他們喜歡在這裡寫作業,或者在書井裡發呆。

位於老鋼廠創意產業園內的“書塔”是趙海濤第二件書藝術裝置作品。這個高11米的“書塔”,所用之書都來自周邊學生們用過的舊課本,整整8噸的教材被堆積成書塔之後,體現出一種對教育、對知識本質的直視與反思。這個作品讓趙海濤在意大利拿了一個設計獎。

“書蟲是我的第三件書藝術作品,但不會是最後一件。我喜歡書,更喜歡書香之城的西安。我想用更多書的元素來點綴這座城市,讓更多的人透過建築與文學所產生的對沖,被震撼,從而思考,喚醒人們記憶中那些逐漸冰封的閱讀之美”。趙海濤說,他已經有了下一件作品的構想,靈感來自終南山下的一個廢棄的水塔。他想在這裡搭建一個“書巢”,給愛書之人安一個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西安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