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尖叫君語:二胎時代,應該很多小家庭都被催生過。但其實從生活經濟等等各種實際方面考慮的話,不少夫妻可能都不是太想生,但

面對來自長輩的“催生”壓力,該如何回應,才能讓彼此都釋然,皆大歡喜呢?

今天要分享一位有著同樣困擾的小夥伴寫給父母的信,希望能夠給大家一點思考與啟發。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媽:

匆匆忙忙離開家都有4個月了,怪想您的!

平時給您打電話,噓寒問暖兩三句話就掛了。今天,俺想跟您說說話,嘮嘮嗑。

要不是今年的疫情影響,我肯定帶著小月還有恬恬回山東老家過年;我在您跟前也沒待兩天,就匆匆被單位叫回來了。

其實,在家那一兩天,我知道您和我爸跟我東拉西扯一大堆想對我說啥意思,我打哈哈也就過去了。

這些日子,我翻來覆去地想如何把我和小月關於生二胎的想法和態度說給您和爸聽,既不那麼顯得唐突,又能讓二老理解我們的心聲。

我向來不是能說會道之人,怕當面橫衝直撞地表達,沒有任何的緩衝,惹二老生悶氣;又不想在電話中三言兩句草草了事,還是決定寫封信,與二老溝通一下我們的想法。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01

您養我小,我養您老,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安心的孝順

四年前,姥姥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沒有痛苦,也沒有帶走任何遺憾。

姥姥患有腦栓塞不能說話、又臥床不起,還是您和舅舅、小姨和舅媽日夜照顧的功勞,這一照顧就是四年。

您是家中老大,退休後空餘時間也較多,照顧姥姥的重任您承擔了一大部分。

由於姥姥體型較胖,嘴裡含含糊糊說不清楚,加上脾氣又急,您照顧姥姥翻身、大小便時,有時弄得姥姥不舒服、不熨帖,姥姥常常嗷嗷直叫,自己也是滿頭大汗、神情緊張。

那時常看到您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啥也不想幹,直奔沙發床閉目休息。

那段日子有些清苦,但比較充實,畢竟守著自己最親近的人、能進點人倫孝道,切實感受到親情的力量,比什麼都重要。

那時,您常對我說:人都有老的時候,都有躺床上不能動那天,你姥姥有四個子女,不管怎麼樣都可以輪流伺候伺候,你哪,只有你自己,到時候沒有人替你。

我聽得也是若有所思,無言以對。

前幾年,看到過一張獲獎照片,對於獨生子女照顧生病中的父母深有體會。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左手是病中老母,右手是病中老爹,夾在其中的獨生子勢單力薄,五味雜陳……

小月看到這張圖片,也是深有感觸。

我們倆時常探討獨生子女家庭如何贍養父母,有時意見也會發生分歧。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也躲不過。當身體處在健康狀態,一身輕鬆,無牽無掛;一旦處在困頓或病危狀態,做子女的能夠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條件和充足及時的精神慰藉,這是問題的關鍵,而不在於子女的數量多少。

您和我爸現在身體還算不錯,幾次動員你們到我們這裡來定居,你們不願意過來。

我和小月商量過了,您和爸逐漸年事已高,行動多有不便,選擇恰當時機果斷到大城市居住,離我們也近些,方便我們照顧。以我們目前的收入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日子會越來越好,一家人和和美美,安享幸福晚年。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02

不攀比,不眼紅,家庭和睦順遂是最應該有的生活模樣

去年,大伯打來電話,滿懷欣喜地告知又得了一個孫子,小傢伙虎虎有生氣,十分可愛。

我們這一輩的男丁女丁都已結婚生子,當年貪玩的孩子都做了父親母親。

我們這個大家族人丁興旺,後繼有人啦。

其實,我能從您的眼神中看出某種失落。

您和我爸當年是雙職工,因為計劃生育政策,沒有要二胎。

而在家當農民的伯伯、叔叔們,下面的孩子不是三個就是兩個。

結婚早的堂哥們紛紛突破政策,要了二孩。

媽,要二胎的事,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而且我和小月反反覆覆討論過,甚至還大吵了一次。

小月生孩子時都已經35了,本身體質也不好,此妊娠反應大,看見飯菜就想吐,每天幾乎只能吃些清淡蔬菜和水果,為了增加生產動力,生產前幾個月幾乎天天走路半小時。一路走下來,真的不容易。我作為丈夫,由於工作關係,沒能一直陪在她身邊,心中有愧啊。

前一段時間,看一檔綜藝節目《新生日記》,裡面曝光了一段主持人李艾生產時的視頻,我看得是驚心動魄。

40歲的李艾也是高齡產婦,臨產階段宮縮頻繁,疼的躺在床上不願說話,醫生趕來檢查,70歲的李艾媽媽在外焦慮等待,聽到女兒在房間裡難受的聲音,急得直哭。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李艾生了兒子,媽媽見到女兒說的第一句話是:不要生二胎,第二句是千萬不要生女兒。

有種說法是,生孩子就像從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其疼痛程度、危險程度,非親身經歷,都沒資格描述。

世界衛生組織有個統計數據,全球每年有30萬人因妊娠和分娩死亡,也就是,每一天都有將近1000個孕婦死亡,相當於每天發生兩起飛機失事。

生孩子才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事。

媽,您當年生我時候條件差,肯定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吧。

二胎孕婦、高齡、遭罪、劇痛無比、鬼門關,這幾個關鍵詞一組合,我再也沒有底氣喊生二胎了。

媽,小恬恬剛滿月,您就回去了,我知道你是怕生活習慣不一致,給小月坐月子添亂。臨走時您悄悄塞給孩子二萬塊錢,小月後來發現直呼給的太多了,我知道您是心疼兒媳婦啊。

媽,我和小月思想上漸漸統一了,共同培養好恬恬、照顧好雙方老人,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

生活不是較勁,不是攀比,而是一場修行,是自我心態的內在調適,自己釋然了,一切就釋然了。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03

放下執念,開闊胸襟,活出真我的風采

媽,您現在也退休了,操勞了大半輩子,也該歇歇了。

可是,您和我爸也不肯閒著,平常遛彎的時候,還專門撿些廢紙殼,說是光這些廢品就夠平常吃菜花銷了。

我勸過您多次,您卻不以為意,開玩笑說站著就把錢給掙了,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收入。

我知道,您是想為我們這個小家庭攢錢。給恬恬的二萬塊錢,就是您這樣一天天馬不停蹄地四處遊走淘來的。

媽,我和小月都有正式工作,收入穩定有保障,不需要您的補貼,您還是想讓我們過得寬鬆些,為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多儲備些資金。

隔壁琳姐,全職主婦,家有兩個頑童,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不著家,一個人忙得是人仰馬翻,琳姐媽媽大老遠從東北來給女兒看孩子,隔輩親倒是親,由於對新事物和新理念接觸少、反應慢,母女之間、姥姥和孩子之間常常發生爭執,產生諸多的不愉快,姥姥一個人偷偷抹眼淚,趁著沒人的情況下,與周圍鄰居發發牢騷、訴訴苦,回到家還是重複昨天的故事。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我寧可不要二胎,也不想您過這樣的日子。

媽,給您說點高興的,恬恬現在越發聰明伶俐了,她姥爺教她讀背《唐詩三百首》,四歲的小姑娘完全能夠脫口而出的已經有90多首了。我給您發過去的小視頻,您一定也驚訝恬恬的巨大變化吧。

恬恬就是我們兩個家庭的希望,孩子不在多少,要以一當十,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給到恬恬,不留下任何遺憾。

媽,您看到了嗎?我和小月目標一致,把恬恬養育好就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有句話說得好,活著,不再是我們的目標,更多的是如何活的更好,活得更有奔頭。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媽,我也想好了啦,要讓您升級思維,更新認知,走出個人的狹小天地。

趁你們身體還硬朗,每年帶你們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瞧瞧您的同齡人都在想什麼幹什麼,保證您到時樂不思蜀。

媽,我們決定不要二胎了,您會不會有些失落。

可能會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是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

只要我們過得舒心、富足,您也會少一分擔憂,多一分放心和愜意。

文丨尖叫童年原創作者 飛仙

“媽,我們不想生二胎了,讓您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