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从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里,国际关系百般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逐步升级的反犹运动。自希特勒上台,便迫不及待发布反犹运动,《纽伦堡法案》、“水晶之夜”“最后解决”政策等命令的下达,一步步将欧洲犹太人推向绝望的深渊。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水晶之夜”,德国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标志

反犹运动在欧洲大陆如瘟疫一般蔓延扩散,流亡民族为了生存,再一次选择逃亡,“可以离开,但无处可去”的艰难境地下,将近3万人选择上海作为避难的落脚点。

西方国家大门紧闭

最初逃亡路线的选择中,受一种类似等级观念的认识所影响,欧洲犹太难民最为理想的避难家园是西方文明国家,再不济,西班牙、巴拿马等落后地区也可以接受,上海在他们的眼中,是最糟糕之地。“上海虽然为世人所知,但却名声不佳。大家都认为那里是最不可取的去处……我们听到各种关于上海的传闻,说那里充满着贫穷、疾病和死亡。”

现实之中,犹太人面临的却是极为讽刺、绝望的境地。面对大批犹太人的出逃,世界许多国家除表达口头同情外,没有做出任何实际援救行动,更有不少国家因难民人数的增多,采取严格限制犹太难民进入的政策。而这些国家,正是欧洲犹太难民最初所以为的“世外桃源”。最后真正对犹太人伸出温暖援手的,唯有他们曾视为“糟糕之地”的上海。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犹太人来华

1938年,国际社会曾召开专门讨论犹太难民问题的埃维昂会议,会议过程中,所有与会国代表尽都表示了对犹太人的同情,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表示愿意接受犹太难民的具体措施,埃维昂会议沦为“文明政府庸医掩盖它们无能为力的门面”。会议之后,部分国家修改移民法,拒绝犹太难民进入,部分国家以多种借口拒绝发放签证,大多都将犹太难民看作麻烦的包袱。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从当时全球大环境来看,主要是两个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经济灾难和社会动荡,各国疲于应付国内问题,无暇他顾;‚许多国家恐惧战争,不愿得罪德国。如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犹太难民问题关系较密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原因更是各有不同。

一、英法等西欧国家及其海外属地对犹太难民

以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情况来论,英法所受打击尤为严重。英法工业生产指数分别下降23%和36.2%,英国失业人数接近300万人。西欧其他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打击,经济恢复缓慢。针对此种严峻形势,重振国内经济成为英法两国当务之急。在当时,秀各国大多奉行紧缩通货、节约开支、平衡预算的方针,因而,并不愿接受犹太难民,英法等国属地亦然。以南非联邦为例,1936年之前从未限制欧洲人移入,但之后却拒绝犹太难民进入。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除经济原因,另有政治因素的影响。1917年,英国政府颁布《贝尔福宣言》,承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但因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对英国举动的不满,以恐怖暴乱为核心的反抗运动接连不断,二战时期,为拉拢阿拉伯人抵抗德国、意大利,全面调整巴勒斯坦政策,于1939年5月,发表“白皮书”,正式规定:五年中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不得超过7.5万人,五年后,禁止犹太人移民,除非阿拉伯人同意。

二、美国

美国犹太社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团体,本应更多地接受犹太难民,但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孤立主义严重影响美国对外政策,主张美国对外实行“不干涉”的自我保护,避免卷入国际冲突。外交必须服从国内需要。在此基础上,美国并不愿意因犹太难民而与希特勒发生冲突。另外,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反犹活动猖獗,并因犹太人在金融事业中的地位,将经济危机的责任推卸给犹太人,不仅民间掀起反犹暴力行动,因反犹思潮的影响,替犹太难民说话也被激进分子看作“不爱国”的行为。

三、欧洲中立国家及部分亚非拉国家

中立国家对待犹太难民,相较英法等国,态度更好,并主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且接受了部分犹太难民,但数量有限。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经济条件不足以承受大量外来移民,另一方面也是恐惧德国军事侵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帮助大多在暗中进行,无法大规模展开。

国际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提议,将犹太难民集体移居到部分亚非拉国家,如肯尼亚、阿根廷,但这些国家,经济落后,难以筹措建立犹太难民生活区的资金,而且文化习俗、民族性格也与犹太人格格不入,犹太难民大多不愿意前往。

上海——接纳犹太人的自由港

当犹太人在欧洲面临“无处可去,即使能离开”的尴尬境地时,想到了中国,尤其是上海。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欧洲犹太人来华时居住的上海虹口霍山公园

中犹交往历史悠久,有周前说、周代说,汉代说、唐宋说,目前中国学术界以考古证据论,多认可唐宋说,而以色列因特拉维夫大学内的“纳胡姆·戈德曼犹太人散居博物馆”中所列文物,更倾向于汉代说。无论哪一时代,中犹人民的交往,起源极早,这是毋庸置疑的。

宋元时期是犹太人来华高潮期,仅开封犹太人就有5000多人,在当时,犹太人不仅拥有在欧洲无法享受的宗教自由,而且在政治、文化方面,与汉人享受平等权利,科举考试平等竞争。经济领域也不受排挤,多人依靠经商致富。鉴于在中国感受到的友好氛围,许多犹太人选择与中国人通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在虎门和上海分别签订《通商粘附善后条款》和《上海土地章程》,上海公共租界成为西方列强的“国中之国”,在美、英、法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保护下,成为各个时期各种人士的避难所。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犹太人1840年来华后的主要聚居地便是上海,到20世纪30年代时,上海已然形成一个5000多人的犹太社团,拥有自己的宗教公会、犹太会堂、学校、医院、养老金、商会、政治团体、报刊、公寓,这就为欧洲犹太难民提供了合适的谋生条件和生活环境。诬陷、屠杀、驱逐的欧洲与安居乐业、发财致富的上海形成鲜明对比,加之中国自古不曾有过原发性的反犹主义,上海最终成为欧洲犹太难民的首选。

犹太难民之所以能进入上海,则得益于上海当时特殊的开放状态。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占领上海部分地区,政府撤出上海,而日本占领军当局难以及时扶植傀儡政权,且无法对上海实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对公共租界更是难以插手,所以,上海在当时长期处于“大门洞开”的特殊开放状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签证就能自由进入的大都市”。

此外,当时日本和国民党对犹太人的态度,也刺激着犹太人来华。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德国反犹灭犹,其盟友日本最初则采取联犹亲犹政策。一方面是因历史渊源,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愤慨于沙俄基希涅夫惨案中对犹太人的屠杀,贷出巨款资助日本,天皇亲自授予其旭日勋章,日本政府也开始同犹太人建立友谊。此后,犹太银行家迈耶·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对欧洲经济与政治的巨大影响力,令日本误认为犹太势力极大,企图利用其力量来实现称霸野心。

日本政府派出安江仙弘、犬冢堆重与犹太人接触,并将一系列设想制定为“河豚鱼计划”,并在1938年12月5日的“五相会议”上得到基本肯定。日本最核心的目标有两个:鼓励英美犹太人向远东地区投资;在英美创造有利于日本的气氛和环境。而上海的日本当局另有具体企图:通过犹太难民海外亲友关系,吸引外汇;利用犹太人经商禀赋,恢复毁于战争的虹口区。

国民党政府对犹太人的态度,与日本差之不多。虽然是在孙中山先生“扶助弱小民族”的政策上所展开的行动,根本目的,仍然是两点,外交上,争取英美同情,内政上,利用犹太人从事经济建设。

二战时期,为什么大批欧洲犹太难民选择上海作为避难所?

在希特勒疯狂反犹、“文明世界”对犹太难民关上大门的形势下,历史上来华犹太人的安居乐业,中犹两大文明的诸多共性,上海特殊的开放状态,日本初期对犹太人的亲善,使得东方的“冒险家”乐园——上海成为欧洲犹太难民的流亡避难点。

众多来华犹太难民在欧洲经历的苦难记忆,与在中国受到的宽容、接纳和救助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多数人在这种对比下往往形成“中国情结”。即使在二战结束后离开中国,他们也通过相关联谊组织和系列集体活动保存着关于中国的记忆。这种历史遗留与传承的珍贵集体记忆与“上海情结”“中国情结”,使他们在散居世界各地后仍心系中国,从各方面支持和援助中国建设,推动中犹友谊和国际交往。

这既是中华民族宽容友善的民族性格的外显,也极好地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参考资料: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从开封犹太人到上海犹太人》《从西奈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