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控制保險五巨頭?太保、新華是央企嗎?為何說平安“無主”?

【7月26日專稿】國內保險五大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五大公司,有四個“中”字頭,按照常規,應該是中央企業,簡稱“央企”,實際情況卻有點意外,這和控制人(機構)是誰有關?

如果控制人是國務院國資委或者財政部,或者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這三大部門,都是國務院下屬的正部級單位,則上市公司就屬於央企,因此和是否“中”字頭有關係,卻不是必要或充分條件。

首先來看中國人壽,大股東是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持股比例為68.37%,受益人是國務院,國務院持股人壽集團100%股權,因此中國人壽是100%金融央企無疑。實際上,如果持股51%,就可以完成控制,更何況持股在67%以上,所以是絕對控制關係。

誰在控制保險五巨頭?太保、新華是央企嗎?為何說平安“無主”?

再來看中國人保,大股東是財政部,持股為60.84%,因此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一樣,也是100%央企。人壽和人保是根紅苗正的央企,中國太保就有點特殊。中國太保表面上看,大股東是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大約為29%,實際上這個機構代表了港股佔所有總股本的比例,並非單一大股東。所以,太保第一大股東是申能集團,其次是華寶投資,但是股權並不多,分別是13.79%,13.35%,不相上下。

申能集團控制人是上海市國資委,華寶投資是由寶武集團100%持有,後者為央企。這就造成地方政府和央企持股比例非常接近。但是持股5.7%的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2.62%的上海久事集團背後也是上海國資委;因此,代表上海地方政府的三大機構,共持有中國太保股權為22.1%。

誰在控制保險五巨頭?太保、新華是央企嗎?為何說平安“無主”?

如果考慮到持股4.87%的上海海煙投資,背後也是央企,則地方政府機構持股,無法對華寶投資形成較大股權優勢,因此中國太保被定義為“公眾企業”。但是考慮到上海國資股權有相對優勢,所以在人事安排上,也就有較大話語權。無論如何,央企或者地方國資委控制,都是國企。

新華保險,雖然公司名字沒有“中國”,但是和太保、人保一樣,也是央企,區別在於單一大股東不是持股50%以上。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1.34%,寶武鋼鐵集團持股為12.09%,加上匯金資管持股0.91%,三大股東持股達到44.34%,匯金公司背後是國務院,寶武集團是央企。雖然沒有完成51%持股,實際上34%持股就有否決權,從而具有控制權,所以新華保險被認為是金融央企。

最後看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相比,中國平安股權就更為分散了。代表深圳市政府的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27%,為單一大股東;而深業集團持股為1.41%,也代表深圳市國資委,兩大股東總計持股6.68%。New orient和商發控股,分別持股3.83%,3.25%,且為一致行動人,累計持股比例7.05%,它們背後是卜蜂集團。

誰在控制保險五巨頭?太保、新華是央企嗎?為何說平安“無主”?

兩大勢力持股比例相當,都沒有超過51%,或者34%,這就造成任何一方無法形成控制局面。所以說,中國平安不存在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覺,認為中國平安是馬明哲“控制”的公司,實際上大錯特錯。馬明哲雖然為公司董事長,也是主要創始人,最終是各方股東一致推選出來,可以完成公司治理的最好人選。

管理層持股很少,只有公司做出股權激勵時授予的少部分股權,從幾萬股到500萬股左右。中國平安在年報中特意說明,無內部職工股。中國平安總市值為1.4萬億元,總股本為183億股。所以說,中國平安不存在控股股東,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雖然從公司法和證券法上,屬於“無主”狀態,但馬明哲為首的管理層,在公司治理上,無疑有較大話語權,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