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當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滿屏透露著糾結與無奈。當父母的看著心涼涼的,當兒女的看著心酸酸的。偶爾看文章看到有人調侃:如今世上有"四好":德國的車,好。瑞士的房,好。日本的老婆,好。中國的爹孃,特別好。中 國 的 爹孃,有錢省給下一代,有力氣幫助下一代,有房子留給下一代,有知識教育下一代,有車子接送下一代,有病痛不告訴下一代。看似的中國好爹孃,到底心裡是什麼樣的滋味呢?看似享福的中華好兒女又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你覺得好的,好像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我想要的,你好像都無視了。中國的家庭教育似乎陷入了瓶頸。像陷入了漩渦,兜兜轉轉沒有出路。父母們辛苦工作,拼盡全力創造好的物質條件給孩子,自己覺得這就是對孩子好。給他好吃好喝的,別的孩子有的東西我家得有;別的孩子都報興趣班,我家孩子絕對不能落後;別人家的孩子會彈琴真好,我家也要學…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最傷害孩子的莫過於是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吧。當說的實在太多的時候,孩子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既然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好,你還要我幹嘛?為什麼要拿別人的標準去考量我?我就沒有優點嗎?孩子是迷茫的。可是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是你下班後進門的第一個擁抱和親吻;是飯桌上你對我在校情況的關注和傾聽;是你拿到成績單時脫口而出的一句鼓勵;是我們在一起的所有…小小的我是很容易就感受到滿足的,即使是這樣,但是你並沒有發現我的心思。

每個人都會當別人的子女,靜下心來想想,自己作為子女時,你最不喜歡家長做哪些事情呢?在當你升級為父母的時候,究竟有沒有做過當時你討厭的行為,慢慢的變成了你當時"討厭"的樣子?不為父母不知父母恩啊。角色和身份的改變會讓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釋懷當時的不解或是埋怨。學會成長和自我剖析,不要將自己兒時討厭的感受延續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每個人都需要適應自己的身份轉換,去改變去提升。做個無私但是有分寸的父母吧,自己為是的疼愛,可能不是孩子想要的。一味的付出,並不等於孩子一定會感恩。有些該讓孩子做的,就放手吧。這是屬於他們自己成長的機會,沒有權利剝奪。該是他們吃的苦,就讓他們吃吧,畢竟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以後的路會更好走。該讓孩子選擇的就讓他們自己決定吧,畢竟人生是他自己的,誰也代替不了。學會承擔和責任是需要父母放手的。感恩和換位思考是需要他們感知和體驗的。

中國式的家庭關係,真的是需要每一個家長去努力改變。當父母的太累,活了一輩子,他們是好兒女,好妻子好丈夫,好父母,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但惟獨不是好的自己。在一輪一輪的人生輪迴中,迷失和放棄了太多關於自己的東西。當子女的太多抱怨,到了獨立的時候,發現自己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不會的 太多太多。太多客觀的抱怨,唯獨沒有找自己的原因。父母的放手,是對孩子的恩惠;子女的感恩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學會拒絕吧,拒絕給你我認為的好;拒絕接受你多餘的幫助。讓我們在愛的過程中,把握分寸,你給我需要的,我回報我最好的。

讓你們不再等待我們的這句謝謝;讓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那句抱歉!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難道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最詩情畫意的描述嗎?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