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预告片作为一种营销工具,通常用于引起观众对即将上映影片的兴趣。在常规两分半钟的时间里,你必须让观众知道电影要传达什么,包括故事、场景、明星和类型。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某些喜欢的预告片会以类似的方式讲述或具有相似的元素。

这是有原因的,电影预告创作中都有一贯的技巧可以遵循。两分半钟对于向观众展示一部电影,并让他们想要去看算不上长。因此,预告片的创作者要依靠特定技巧将大量信息快速地传达给观众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在这里不得不提Mark Woolen,你或许不曾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会对他的作品感到熟悉。作为一名预告片导演,Mark Woolen在21岁时就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制作了电影预告,并在其后的二十年间,持续替《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社交网络》、《生命之树》、《为奴十二年 》、《鸟人》、《谍影重重》等影坛佳作,打造各种形式的预告短片。

本文将结合多部电影预告案例,分享Mark Woolen的创作方法以及对业界不同电影预告技巧的总结,看看这些幕后功臣如何展现不同电影的特质,打造出扣人心弦的预告短片。

挖掘核心本质并善用原始素材为电影发声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市面上存在着一堆陈腔滥调的糟糕预告,配有俗气的旁白,误导观众或过度剧透。”Mark Woolen说。为了在短时间内交代故事、满足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大部分预告片,似乎都依循着某种老套公式——传统的三幕式结构、以快速剪接画面堆叠出剧情高潮、或在最后附上一个搞笑桥段作为收尾。尽管侧重的元素各不相同,可一般而言,这类预告总是用一系列的说明性片段,穿插音效、字幕、转场特效,去重新建构整部电影。

相比较起来,Mark Woolen更倾向挖掘每部电影的核心精神来为电影创作预告片。曾与Mark Woolen多次合作的《鸟人》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指出:“一旦找到电影的核心,Mark并不透过揭露故事来表现它,而是以清晰但神秘的方式,传递电影的情感本质。”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除此以外,Mark Woolen更乐于最大化利用电影本身的素材,“比起旁白,我更喜欢让电影里的人物和对话来讲述故事。”在《鸟人》预告片创作中,剪接师曾提出利用开场旁白为预告作辅助说明的建议,但Mark Woolen认为,这种做法低估了电影原始素材的潜能,所以他大胆地在仅1分40秒的先导预告里,放入了一个长达32秒的走廊镜头。

对此,他回忆道:“剪接师原本只截取了这个片段的5秒,但我认为应该把整段放进去——而结果正好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感觉。 ”毕竟,对于试图营造一镜到底的《鸟人》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直接有力的介绍方式呢?

让声音与影像完美融合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预告片总是和旋律、节奏、感觉有关。”Mark Woolen特别强调,“某些时候,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都在试图找到能完美匹配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持续倾听各种类型的声音是如此重要。”

创作《社交网络》的预告时,Mark Woolen希望观众能对故事产生共鸣,于是选择在预告一开始,以拍摄荧幕画面的方式,呈现平凡人在Facebook上转发照片、按赞留言的生活日常,再逐渐将画面切换至电影角色身上;背景则搭配由Scala and Kolacny Brothers女声合唱团,所翻唱的经典歌曲《Creep》,借由音乐及歌词,传达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使影像焕发动人光彩。

由于音乐与影像的出色调和,《社交网络》的预告,在当年的Golden Trailer Awards颁奖典礼上,抱回了最佳预告片(Best of Show)、最佳剧情片预告(Best Drama)、最佳预告片音乐(Best Music)、最佳原创预告片(Most Original)等四项大奖。而这支作品的成功,也让运用翻唱歌曲或既有音乐,成为现今最受欢迎的预告片手法之一。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除了音乐以外,你可曾注意到电影预告中的主角或者旁白的声音,往往深沉有力,它会慢慢将你带入故事中,然后渐渐吞噬你。作为一种深沉的喉音脉冲,它常常会被用在更为恐怖,悬疑的类型电影里,让观众沉浸其中,集中注意力。它会告诉观众影片中会有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会有一些悬念,告诉观众这部电影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还有一种在预告片中变得十分常见就是声音的重复。它可以是某种特定的声音,在整个预告片中不断重复,也许是呼吸声,打击声,心跳声……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它随着视觉效果或预告片中的提示出现,然后在整个预告片中持续存在。为什么这一手法如此有效,因为每个预告片都有脉冲节奏,声音的重复则建构了这一脉冲节奏,所以可能从心跳开始,随着心跳的声音,逐渐引入另一种声音,也许是一扇车门关上,或者是一扇门打开,又或者在叠加一层打击声,当所有这些声音开始彼此叠加,并且随着它们的叠加,故事情节也开始丰富起来。

声音设计是传达情绪的重要工具,当难以通过剧情点来传达某一情境时,完整地讲故事就不那么重要了,而是要让观众获取那种故事真实历程的感觉,让他们想去看这部电影,所以这些特定声音并不向你完整阐述角色的故事历程,但你可以通过听那些咕哝声,以及局促的呼吸声等特殊的声音让观众来快速了解故事。

这种手法很有效的原因是因为声音是由影片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激发的。如果你正在看片中角色经历的一个时刻,他们把头撞在了桌子上,这一声音不断重复,那么你每次都会感到很痛苦;如果你看到一个角色真的很兴奋,他们站起来欢呼,这一欢呼声不断重复,你也会感到兴奋。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在使用声音重复去制作预告片时需要记住一点,就是确保声音是有节奏的,并且与故事步调一致。比如,当你开始叠加声音时,他们彼此是以恒定的节奏相互支撑,所以无论你的触发声音是什么,从哪里开始,它都会继续,且每一层都构建于它之上。

除了确保声音有自己的节奏,以及每个声音元素都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还要记得的是要确保他们在视觉上被建构。这在构建声音,构建这些层次时很重要,每次引入新内容时,你都给观众时间去理解它为何出现。

当然了,这些特定的声音使用,在部分看过的预告片中用得很好,并不意味着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预告片,就像其他一些技巧适用于别的类型一样。

广角镜头增强画面感染力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很多预告片会大量使用精美的广角镜头,那些画面扫过的地点立刻就让你知道故事所发生的位置,会让你仿佛置身于电影发生的地方。这一方法可以在动作片,惊悚片,恐怖片甚至喜剧片中看到。

广角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在《2012》预告片中,运用大量广角场景来表现山崩地裂,末日来临的感觉;在《变形金刚2》预告片中,埃及金字塔在广角镜头之下,显得雄伟壮观,美国市中心的场景也被广角效果表现得高耸;在《阿凡达》中,常运用广角镜头来突出潘多拉星球上各种自然大场景,雨林,悬崖,瀑布,海边,天空,效果淋漓精致;《泰坦尼克号》中,从天空望着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也是广角镜头的作用。

先行预告即刻吸引观众注意力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一部预告就足以宣传电影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就《鸟人》的预告片来说,在完成全长预告之后,Mark Woolen和制作团队,还必须配合不同的营销安排,替电影创作一系列的宣传短片,例如打造一个先行预告。这是一个先于预告片的短片,可以即刻吸引观众的注意。

网络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不断下降。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人们的平均专注时间就从十秒减少到八秒,这给电影人带来了更多压力。他们要确保在观众观看的重要的前几秒就吸引其注意。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这些先行预告可能是特殊的镜头,也许是演员或导演,吸引你看这部预告片。他们通常是预告片中的素材,是你要看到的预告片中最好的部分。这些先行预告的目的并不是在预告片前透露什么,重点只是向观众展示这是他们会想看的东西,是为了在最开始的关键几秒里吸引观众的关注,确保他们会观看这部电影。

最初的几秒钟立即引起观众的注意是很重要的

,他们想留下来,看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许多研究证明这些先行预告确实可以吸引观众进一步观看,并确保他们留下来欣赏完整的故事情节。

当点击收看其他东西的机会很多时,你所拥有的能确保观众想看你作品的优势,就是你要利用的优势。因此随着专注时间的减少,以及内容的增加,电影创作者以后可能会在行业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事物。

虽然人们仍然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但狠多人也会在家里看同一部电影,或者甚至在他们的手机上。所以,随着观看方式的变化,内容也在变化,电影从业者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出改变。

《社交网络》预告片导演教你如何打造扣人心弦的电影预告

每部电影都是许多人的心血结晶,而预告片则是让观众认识电影的窗口。这就像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介绍他们的孩子一样,所以你会希望把事情做对。当身肩这份责任,诚恳对待原作本质,不受叙事框架束缚,再加上一定技巧的训练,相信大家也能像Mark Woolen那样为每部打造出专属的电影预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