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痴——尹孝冬

一紙一筆一畫夾,工夫求索闖天涯。

半生執著任君笑,暑往寒來浸汗紗。

這是畫痴尹孝冬的自畫像,因為生於一九七一年的冬月,所以取有個“冬”字,因為容易讓人熟記,“鼕鼕”便成了他的網名。

畫痴——尹孝冬

鼕鼕,湖南祁陽人,1993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藝術系,是湘南實力派肖像畫家。

有一次,他在他接受了電視臺記者的採訪。

記者問:尹先生,您對畫畫這麼執著,應該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吧?

鼕鼕的回答出乎意料:“有過,但睡一覺醒來就忘記了,繼續畫,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

記者又問:“畫畫給你帶來什麼?是不是物質上回報,還是精神上滿足?”

他回答道:“畫畫讓我生活充實,一幅滿意的作品,會讓我活得有意義,更有滿足感。比如說,每次模特看到我畫的他(她),那種興奮激動開心驚訝的表情,我很開心,能服務於眾,給別人帶來開心,我的付出才有意義,這就是我最大的榮耀。但作為一名普通的畫家,依然要為一日三餐,養家餬口謀生活。”

記者又問:你會為你的執著堅持到底嗎?

他回答道:“當然了,我就是為畫畫而生,陶醉其中。”

記者笑笑,感嘆到:你就是一畫痴,畫癲!


畫痴——尹孝冬

鼕鼕的父親是當地一個書畫愛好者,受其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塗鴉,從會握筆開始就亂畫,家裡的牆壁、門框、書本、作業本都是他畫畫的地方。母親是文盲,常常嘮叨他浪費不少紙筆。在學校因上課時間偷偷畫畫被老師敲過腦袋,但他還是屢教不改。在農村,學校課程表雖然有安排美術課,可是一直都沒有老師上課的,父親成了唯一支持他畫畫的人。也因為如此,從小學到大學,同學們都喜歡用各種方式討好他來換取他的畫,畫龍鳳,畫美女,飛禽走獸,儘管畫的不好還是有人喜歡,也得到一定程序上的認可。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隔壁縣常寧市官嶺鎮滕智頻先生,滕老師在他所在縣城很有名氣的肖像畫家。那時他異常激動,立馬拜他為師,在滕智頻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鼕鼕對繪畫有了系統的認知,不再是亂畫了。鼕鼕說,滕老師才是他真正的啟蒙老師,滕老師的人物肖像畫得相當好。

藝術源於生活,肖像更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寫生與鍛鍊,寒來暑往,背起簡單的行李跟隨滕智頻老師走鄉串戶為老百姓畫像,畫風景,一畫就是三年。

畫痴——尹孝冬

(一九八六年 騰智頻老師作品)

為了生計,鼕鼕於2003年南下深圳務工,他先後從事過服裝設計師、空間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學會多種繪圖軟件,下班空餘時間就擺地攤為路人畫像,有時畫到凌晨一兩點還有客人排隊……

多年來,走到哪畫到哪,工具帶到哪。忘記吃飯是常事,有時也席地而睡。艱苦的環境,也是遊蕩的生活,對畫畫的初衷始終沒有忘記。拜師訪友,交結同行,也得到了很多畫壇大咖的指導,漸入佳境。

畫友的介紹下,他終於在深圳龍華大芬油畫村棲息專心畫畫,在這裡有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有畫風景的,畫國畫的,畫人物的,抽象派,印象派,寫實派……


畫痴——尹孝冬


在這樣的個環境下,他就如魚得水,在此連學帶畫,幾年時間,學了大咖們的一些技能,就如大咖們說的,每一幅畫都要注入作者的心血,畫裡才會有靈氣。在大咖們的指導下,畫技大有進步,後來他畫的作品遠銷歐美十幾個國家,畫過十多個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物,深受眾人青睞。

多年來的積累和沉澱,畫裡畫外也不像當年那麼浮躁,歲月洗去了鉛華,從起筆到落款乾淨利落,下筆精準,藝苑深耕,天道酬勤,藝術追求的道路上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他還在不斷的探索。1997年亞運會國畫作品《松鷹圖》參與縣書畫競賽,榮獲一等獎;2003年油畫作品《媽媽》參與東莞文化藝術節書畫競賽二等獎;在大芬期間作品多次入圍深圳公益活動巡迴畫展。

他從小愛畫畫,長大後有一個夢想,希望能有自己的工作畫室,2018年他如願以償地在深圳龍華觀瀾山水田園開闢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鼕鼕真美畫室]。

畫痴——尹孝冬


畫痴——尹孝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