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官方保護的古佛像可否擅自修復?專家:若為文物或將追責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趙實 實習生 李哲

10月12日,一場名為“我佛”的藝術展在網絡上引發了爭議。該展覽展出的是青年藝術家褚秉超的攝影作品,拍攝對象是其在甘肅、陝西、寧夏三地尋找到的殘損的50尊佛像在他修復前後的對比,他將自己的個人形象和對佛像的理解融入造像之中。此舉引起網友的強烈質疑,認為是對佛像的破壞。

當天下午,舉辦該展覽的重慶十方藝術中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褚秉超表示這些佛像並非被相關部門保護起來的文物,而是在山野間人跡罕至的地方的一些佛像。

12日晚,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教授於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如果褚秉超修復的佛像確屬古代文物,他也可能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非官方保護的古佛像可否擅自修復?專家:若為文物或將追責

褚秉超個展“褚秉超:我佛”。本文圖均來自於artlinkart網站相關頁面

“非文物管理部門的個人不能擅自進行修復”

這場名為“我佛”的展覽介紹顯示,褚秉超在修復過程中“將自己的個人形象和對佛像的理解以及當時的心情一併融入其中”。

重慶十方藝術中心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稱,褚秉超表示這些佛像並非被相關部門保護起來的文物,而是在山野間人跡罕至的地方的一些佛像,這些佛像周圍都沒有標誌。

非官方保護的古佛像可否擅自修復?專家:若為文物或將追責

褚秉超個展“褚秉超:我佛”作品。

若這些殘損佛像確非官方保護,是否能夠進行個人修復?於春表示,首先要分辨佛像是否為古代遺留下的文物,如果確證是古代文物,即使沒有被文物部門列入保護,也是國家所有的文化遺產,非文物管理部門的個人是不能擅自進行修復的。

如果所修佛像確實是文物,褚秉超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於春表示,這需要依據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調查來確定,但如果他不是專業的文物保護人員,卻擅自對文物進行修復的行為,本身就是不妥當的。

“過往調查過程中曾有過發現,一些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的佛像文物,被當地的信眾擅自修復的情況。”於春表示,如果當地文物保護部門認定了這些佛像是文物,那麼這位藝術家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資料顯示,褚秉超1986年生於甘肅平涼,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作品創作包括雕塑、裝置、影像、出版等。

文保界遵循修舊如舊原則而非創造性修復

展覽方還回應稱,褚秉超沒有采用顏料等其他修復工具,都是用水和泥進行修復的,都是可逆的,“就是如果覺得有問題,外面的泥塑是可以弄掉的。”

非官方保護的古佛像可否擅自修復?專家:若為文物或將追責

褚秉超個展“褚秉超:我佛”介紹網頁所公佈照片。(未註明具體場景)

這樣的修復方式是否會對文物造成損害?於春表示,這要看文物本身的材質,如果文物本身也是泥做的,或者上面有彩繪,再用泥塑去修復也會對文物本身造成損害,因為泥塑會用到水等介質,這樣的修復便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於春還介紹了目前文物保護界進行文物修復時所共同遵循的一些原則:第一,修舊如舊,按照古代造像時原有的樣子對其進行修復,而不是創造性修復;第二,儘量少干預,“如果佛像的頭部缺失了,我們不會給它造一個頭,而是保持它破損的樣貌,除非找到了它原有的頭部,再重新裝上去。”

責任編輯:蔣子文

校對:丁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