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郡王到囚徒,日子怎麼過?帶您走進大明安定王一家來看一看。

前言: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一月十二日,明太祖朱元璋嫡次子秦王朱樉擁有了自己的第六個兒子,取名為朱尚炌。朱尚炌是幸運的,因為他生在了大明最顯赫的親王之家。但他又是不幸的,因為四個月以後,他的父王朱樉就被人給毒死了。尚在襁褓之中的朱尚炌永遠也不會對他父王的模樣,留下任何印象了。今天筆者就通過細讀史料,來鉤沉一下這位大明王朝的宗室貴胄從驕縱到落魄的一生。以及淪為階下囚之後,其家人和後代的生活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爵封安定王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九月四日,篡位成功的燕王朱棣大封宗室,年僅9歲的朱尚炌則被封為安定王。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三月十日,18歲的安定王朱尚炌受召來南京成婚。此時皇帝朱棣剛順利結束第一次北征,心情大好地從北京回到南京。因此安定王這次在南京一待就是半年,期間還觀禮了自己五哥永壽王朱尚灴的婚禮。當年九月二十一日,朱棣冊封中兵馬副指揮王迪之女為安定王妃。十月二十三日,朱尚炌和王妃王氏一起返回西安。

謀逆被廢

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年底,西安中護衛百戶張誠、小旗孫成向朝廷密報安定王意圖謀反,並且提供了其招募軍士的文書。實錘之下,朱棣命內官朱興帶著證據,去西安將朱尚炌召到北京問話(自永樂十五年五月起,朱棣就已經長駐北京,再沒有回過南京)。

通過調查,朝廷很快弄清楚了安定王謀逆的全部細節。朱尚炌算過命,認為自己有九五之尊的命格,因此起了不臣之心。何況當今的皇帝,自己的四叔,不也是通過武力鬥爭上位的。這天下燕王坐的,自己身為秦王后代,難道就坐不得嗎?朱尚炌說幹就幹,將為自己算命的術士張景封為軍師,王府太監阮奉為總兵,西安中護衛千戶尚彬等人為指揮,開始

“私造印信,招募人馬”。招兵買馬之餘,張軍師還為朱尚炌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

  1. 使用毒藥殺害秦王朱志堩(朱尚炌之侄)、興平王朱尚烐(朱尚炌四哥)、永壽王朱尚灴(朱尚炌五哥)。(朱尚炌的另外三位兄長:秦隱王朱尚炳、永興懿簡王朱尚烈、保安懷僖王朱尚煜此前已先後去世)
  2. 襲殺陝西都司、布政司和按察司三司長官,奪取潼關控制權。
  3. 率領西安三護衛官兵奔襲寧夏,殺慶王朱栴(朱尚炌十六叔,封國寧夏-今寧夏銀川)和寧陽侯陳懋(靖難功臣,佩徵西將軍印鎮守寧夏),吞併慶王府護衛和朝廷在寧夏的駐軍。
  4. 割據西北,與朝廷分庭抗禮。
從郡王到囚徒,日子怎麼過?帶您走進大明安定王一家來看一看。

明太宗文皇帝朱棣畫像

雖然朱尚炌野心很大,但遇上天縱英武的朱棣,那還是不夠看的。朱棣很快做出裁決,看在兄長秦愍王朱樉的面子上,只降安定王朱尚炌為庶人。隨同謀逆的張景、阮奉、尚彬等人則全部處斬。

(永樂十七年正月)癸丑,安定王尚炌至京。上面詰之,尚炌皆引伏。廷臣交章劾奏請誅之,上以秦愍王故,不忍加刑。但免為庶人,令往泗州守祖陵。辛酉,同庶人尚炌謀逆內使阮奉等、術者張景名等,並狹西中護衛千戶尚彬、李謙,百戶劉瑜等二十八人皆伏誅。(《明太宗實錄卷二百八》)

看守泗州祖陵

朱尚炌廢為庶人後,被押往泗州看守大明王朝祖陵。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朝廷在泗州盱眙縣修建祖陵,以安葬朱元璋的高祖父、曾祖父和祖父三代祖先的帝后冕服。

洪武十九年八月甲辰,命禮部制德祖玄皇帝、玄皇后,懿祖恆皇帝、恆皇后,熙祖裕皇帝、裕皇后袞冕冠服。命皇太子至泗州盱眙縣修繕祖陵,葬衣冠。(《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九》)

從郡王到囚徒,日子怎麼過?帶您走進大明安定王一家來看一看。

明祖陵

朱棣把侄子打發到祖陵,應該也是想讓他在祖先靈位之前好好反省自己的過失。一直到朱棣去世之前,朱尚炌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泗州。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去世,皇太子朱高熾繼位。朱高熾果然不愧為“仁宗”的廟號,他即位後感念堂弟孤身一人在祖陵待了五年,於心不忍。派太監到西安傳旨,接朱尚炌的家屬一起到泗州完聚。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庚申,遣中官搬取秦府尚炌家屬,往泗州完聚。敕陝西都司、布政司陸路給車,水陸給舟,經過有司日用飲食等物。(《明仁宗實錄卷二》)

趕回陝西看守秦愍王墳園

朱尚炌一家人團聚之後,反而肆無忌憚起來。雖然他只是庶人身份,但畢竟是正宗的太祖子孫,泗州當地的官員如何奈何得了這位前郡王。官員們忍無可忍之下,只得向朝廷進行彙報。朝廷也沒辦法,已經是庶人了,總不能把朱尚炌給宰了吧。無奈之下,朱尚炌一家又被打發回西安,交給秦王處置。此時的秦王已經從朱志堩換成了朱志(土+挈)(朱志堩庶兄)。

從郡王到囚徒,日子怎麼過?帶您走進大明安定王一家來看一看。

秦愍王墳園內石像生

對於這個燙手山芋,這位新任秦王也很頭痛。最後他決定讓朱尚炌一家居住在秦愍王墳園之中,派王府軍校對其進行嚴密防守。為了避嫌,還向朝廷請求陝西都司、布政司一起派兵防護,當時的皇帝英宗朱祁鎮以秦愍王墳園外人不宜隨意出入為由予以拒絕。

(正統元年二月)辛酉,書復秦王志(土+挈)曰:所喻庶人尚炌已到秦愍王墳園居住,復令軍校輪流防守,足見區畫之密。今以嫌疑為慮,又欲都司、布政司令人防守,甚非所宜。且先王寢園,豈容外人出入?若尚炌仍不守法,朝廷當別有處置。叔但以親親為念,待之以禮,又何避嫌之有?(《明英宗實錄卷十四》)

長子作惡

正統五年,秦王向朝廷上奏,稱朱尚炌長子朱志堣毆傷其母,罪大惡極。英宗派錦衣衛指揮徐恭去西安,將其押解至京進行審問。朱志堣到北京之後堅稱醉後失德,打傷幾個弟弟。當時其母王氏前來勸解,不幸被誤傷,實非存心。英宗派出武定侯郭玹到西安,和秦王一起當面詢問其母王氏,王氏的說法和朱志堣一致。最後英宗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放朱志堣一馬,同時告誡秦王厚待其母子。

朕今恭體太祖高皇帝之心,特宥遣歸,令其母以家法自治。繼今叔宜深體愍王之心,厚待其母子兄弟,勿令失所,則叔之令德也。(《明英宗實錄卷七十》)

這位秦王確實也不是寬厚之人,他趁機向朝廷提條件,稱朱尚炌一家人口眾多,自己府中錢糧短缺,難以供應。堂堂一位親王,一萬石的歲祿,對待自己落難的叔父一家如此薄情,實在令人不齒。最後英宗同意朱尚炌一家的開銷,由陝西布政司負擔。

子女婚配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明代宗朱祁鈺冊立長子朱見濟為皇太子,下詔大赦天下時提及了朝廷對於宗室庶人婚配的政策。

(景泰三年五月)甲午,一各王府庶人子女長成,或無父母又無人敢與議婚配,朝廷無由得知。詔書到日,果有此等,所在官司審察,具名奏來處置,庶不失所。(《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十六》)

從郡王到囚徒,日子怎麼過?帶您走進大明安定王一家來看一看。

代宗朱祁鈺

陝西布政司很快做出反應,七月就向朝廷彙報稱朱尚炌共有子女十人,皆未有室家。請如詔令所言,讓他們于軍民之家自擇婚配。代宗朱祁鈺立刻予以批准,此時朱尚炌長女年已四十,長子也已經三十六歲。

但是朱尚炌子女們的婚事顯然沒有那麼簡單,由於他們一家子以庶人的身份在秦愍王墳園之中生活了三十多年,哪個良家子弟都不想和他們結親。這也可以理解,誰家願意自己的兒子、女兒一成婚就住在墓地裡面呢?代宗朱祁鈺確實是個好人,聽說了朱尚炌一家的實際困難後,下旨將他們釋放,遷居於秦王府中,並由秦王為其主婚。

(景泰四年二月)乙卯,鎮守狹西刑部右侍郎耿九疇奏:比者有詔俾軍民之家,得與秦府庶人尚炌子女議婚。緣尚炌子女錮守秦愍王陵寢三十餘年,同受禁錮。故雖奉明詔,莫肯與締婟好。事下禮部,議以為宜釋之,俾依秦府居住,聽本府主婚。從之。(《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二十六》)

子孫養贍

此前我們說到英宗皇帝將朱尚炌一家的養贍費用,劃到了陝西布政司的預算之內。通過明憲宗成化年間時任巡撫狹西、左副都御史馬文升的奏章,我們可以大概瞭解朱尚炌一家的生活標準。當時朱尚炌一家合計人口45人,歲支糧計一百六十二石,廚料銀四百八十六兩。後將廚料銀總折米數與口糧,按月支取。合計一年支糧約1350石,這個標準已經可以了。要知道大明王朝正一品的高官,一年的俸祿也不過1044石而已。

(成化十年五月)戊子,命秦府庶人尚炌等男婦四十五口,月糧、廚料每口通折米二石五斗五升,按月支給。從巡撫左副都御史馬文升奏也。(《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二十八》)

另外由於代宗朱祁鈺將他們從秦愍王墳園之中釋放出來,朱尚炌子女的婚姻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至少從現有史料中我們可以查到,朱志堣有了孫子。朱尚炌另一個兒子朱志壇不但娶了妻,還有了妾室。

(成化十九年十二月)甲申,賜秦府已故庶人志堣孫名曰誠泃。(《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四十七》)

(弘治七年八月)乙丑,命秦府故庶人志壇妾薛氏各月支口糧三石。(《明孝宗實錄卷九十一》)

結語:朱尚炌因謀逆而廢爵,他的人生純屬咎由自取。但他被廢為庶人的時候,長女年僅6歲,長子更只有2歲。他們是不幸的,攤上了這樣一位父親,導致自己的人生境遇悲慘無比。但好在代宗朱祁鈺將他們放出墳園之後,雖然不再享有榮華富貴,至少過上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小康生活,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當然明朝除了正牌的宗室,還要負擔這些庶人的生活,著實對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到了中後期財政的崩潰,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英宗實錄》、《明憲宗實錄》、《明孝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