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裟尼神(Shani Bhagwan,也被稱為Sani、Shani Dev、Sani Maharaj、Chayyaputra)是印度教傳統宗教中最流行的神祗之一。裟尼是厄運和報應的預告者,虔誠的印度教徒向裟尼祈禱,希望他能驅逐邪惡,清除個人障礙。Shani這個名字來自於Sanaischara的詞根,是“緩慢移動者”的意思(在梵語中,Shani的意思是“土星”,chara的意思是“移動”)。Shanivara是星期六的印度名稱,用來紀念裟尼神。

關鍵事實:印度教神裟尼神


被稱為:印度教審判之神,是印度教萬神殿中最受流行的神祗之一。


也被稱為:Sani、Shani Dev、Sani Maharaj、Saura、Kruradris、Kruralochana、Mandu、Pangu、Septarchi、Asita、Chayyaputra


父母:太陽神(Surya)和他的僕人,也即他的妻子的替身查雅(Chaya “影子”)。


關鍵能力:驅邪,排除個人障礙,厄運和報應的預告者,審判善或惡的因果報應。

裟尼的重要的綽號包括蘇拉(Saura太陽神之子)、奎拉德瑞斯(Kruradris)或奎拉洛查那(Kruralochana,指冷酷的眼睛)、曼都(Mandu遲鈍而緩慢)、潘古(Pangu殘疾)、薩帕塔其(七眼)、阿西塔(Asita黑暗)。

裟尼形象

在印度教肖像中,裟尼被描繪成一個黑色人物,坐在一輛緩緩駛過天空的戰車上。他攜帶各種武器,比如一把劍、一張弓和兩支箭、一把斧頭、和/或一把三叉戟,他有時騎著禿鷹或烏鴉。他經常穿著深藍色或黑色的衣服,帶著一朵藍花和藍寶石。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裟尼有時被表現為瘸腿或跛行,這是他小時候與兄弟閻摩打架的結果。在吠陀占星術語中,裟尼的本性是瓦塔(Vata),即風;他的寶石是藍寶石和任何黑寶石;他的金屬是鉛;他的方向是西方;星期六是他的崇拜日。裟尼據說是毗溼奴的化身,毗溼奴派給他的任務是讓印度教徒得到其業報之果。


裟尼的起源


裟尼是蘇利亞(Surya印度教太陽神)和查雅(Chaya蘇利亞的僕人)所生的兒子,查雅作為蘇利亞的妻子斯瓦納(Swarna)的替身媽媽。當裟尼還在查雅的子宮裡時,為了給溼婆留下深刻印象,查雅齋戒並暴曬在烈日下,溼婆介入並養育了裟尼。結果,裟尼在子宮裡就變成了黑色,據說這激怒了他的父親蘇利亞。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當裟尼還是嬰兒的時候,他第一次睜開眼睛,太陽就變成了日蝕:那是裟尼因為憤怒,從而把他的父親(暫時)變黑了。

他的哥哥是印度教死神閻摩,裟尼審判活人,而閻羅則審判死者。裟尼的其他親戚包括他的姐妹們——卡莉(Kali)女神,邪惡力量的摧毀者;以及狩獵女神普特里·巴德拉(Putri Bhadra)。溼婆與卡莉結婚,既是他的姐夫也是他的古魯。


厄運之主


裟尼神雖然常被視作殘忍的、易怒的,但他既是最大搗亂者,也是最大祝福者,是一位嚴格而仁慈之神。他是正義之神,監視著“人類心靈之牢和潛伏於那裡的危險”。

據說裟尼神是那些背叛、背後捅刀子、尋求不公正報復之人,以及那些虛榮和傲慢之人的剋星。他使人們自食其罪孽之苦,以便淨化和清理他們所造下的邪惡負面影響。


在印度教(也被稱為吠陀)占星術中,個人出生時的行星位置決定了他或她的未來,據說,任何出生於裟尼的土星下的人都潛藏著發生事故、突然失敗、金錢和健康問題的風險。裟尼要求印度教徒居於當下,並預言只有通過戒律、努力工作和奮鬥才能獲得成功。崇拜者行善業就可以克服選擇不當出生所造成的困境。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裟尼和土星


在吠陀占星術中,裟尼是被稱為九星(Navagraha)的神祗之一。每一個神祗(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羅睺和計都)都強調命運的不同面,裟尼強調命運是業力,使個人為其一生中所行善惡付出代價或從中受益。

從占星學上來說,土星是所有行星中速度最慢的,它在一個既定十二宮中停留大約兩年半時間。土星在十二宮中最強大的位置是第七宮,他對金牛座和天秤座有利。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薩德薩提


對裟尼的撫慰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不僅僅是那些出生於土星主導下的人。Saade Sati(也拼寫為Sadesati)是一個7年半的週期,當土星處於個人出生宮時發生,大約每27到29年發生一次。

根據印度占星術,當土星位於個人星座時,前後跡象表明個人多易於倒黴。所以每27到29年,信者就會有7年半的黴運(3次2年半)。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裟尼梵咒


裟尼梵咒是印度傳統修習者在7.5年的薩德薩提(Saade Sati)時期所持梵咒,以避免土星處於(或靠近)個人星座而造成不利影響。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裟尼神廟


為了適當地安撫裟尼,個人也可以在星期六穿黑色或深藍色的衣服,戒除酒精和肉類,點芝麻油或芥末油燈,敬拜主哈奴曼,和/或朝拜裟尼神廟。

大多數印度寺廟都有一個專門為九星(Navagraha)設立的小神龕,裟尼就供奉在那裡。泰米爾納德邦的空姆巴科南姆(Kumbakonam)有最古老的九星寺廟,擁有最溫和的裟尼形象。印度有許多著名的單獨裟尼神廟和神殿,位於不同的地區,比如馬哈拉施特拉邦的Shani Shingnapur,本地治裡的Tirunallar Saniswaran神廟,以及安得拉邦的Mandapalli Mandeswara Swamy神廟。


印度教裟尼神,歷史和意義

梅達克(Medak)地區的耶爾達努爾(Yerdanur)裟尼神廟有一座20英尺高的裟尼神像;烏迪比(Udupi)的Bannanje Shri Shani Kshetra有一座23英尺高的裟尼神像;德里的Shani Dham神廟有世界上最高的裟尼像,它是用當地的岩石雕刻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