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親子陪伴”打好童年“閱讀底色”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閱讀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怎樣強調也不為過,而養成閱讀習慣最為關鍵的教育培養階段在童年。童年、現在和未來,不是隔離的,而是密不可分的人生整體。一個人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這張“童年白紙”是人生最重要的底色。在這張“童年白紙”上描繪什麼色彩,都會深深地印刻在上面,豐富多彩的人生,每一個組成色彩都與童年的教育培養密切相關。

閱讀作為最重要的“童年底色”,如果不在童年時期打好,不僅錯失最佳的習慣養成時期,而且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閱讀遺憾”。所謂“閱讀遺憾”,就是一個人由於童年時期沒有築牢“閱讀底色”,培養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養成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長大後就難以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更不會養成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一個人是否有閱讀的良好習慣,可能不會在收入、著裝等外在方面體現出多大差別,但在綜合素養和精神層面,會有著鮮明的“差別體現”。

不僅如此,一個一生如果想有所成就,有所追求,讀書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在知識更新快速的今天,一個不讀書學習的人,肯定會被時代淘汰,有所成就、有所追求也就失去了基礎,無從談起。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讀書學習的根本推動力,喜愛閱讀才會手不釋卷,持續不斷地讀書學習,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儲備淵博厚實,有所成就、有所追求方能有堅實的基礎。

可見,抓住童年這一關鍵時期,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把喜愛閱讀深深印刻在“童年白紙”上,打好童年“閱讀底色”,使孩子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將會對孩子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由此改變人生和命運。

這就說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父母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而是一言一行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受到教育和影響。在家庭讀書教育中,父母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在一起共度“親子閱讀”時光,對培養孩子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人心靈和精神最重要的“成長營養”,沒有什麼比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更大,沒有什麼比父母陪伴對孩子影響更大,在一個人的成長最關鍵的童年時期,用“親子陪伴”打好童年“閱讀底色”,將會受益孩子一生,某種意義上決定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新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