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贏得輸家遊戲?四種主流投資並不完全有效,資產配置才是根本


如何贏得輸家遊戲?四種主流投資並不完全有效,資產配置才是根本

<code>上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了一種股票投資市場中的輸家思想。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加入A股,
廣大散戶投資者想要通過技術分析方法或基本面分析方法來賺取超額收益並不容易。
未來投資市場會不懂完善和有效,輸家遊戲也會越來越多,超越市場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那麼主動投資者就沒有辦法戰勝市場了嗎?
方法當然有,那就是善於發現,並且利用對手的錯誤,堅持資產配置不動搖。/<code>

理論上來看,市場中的主動投資者主要通過四種方法來買賣交易。

第一種,波段操作。

所謂波段操作,指投資者在股票價位高時賣出股票,在低位時買入股票的投資方法。現實中的情況是這樣,你按照技術方法預測股票市場要下跌,便拋出手中股票,希望等到低點的時候在接回來。可是股票跌下來你卻不敢接了,還盼著他繼續下跌,等他開始上漲了,你卻又後悔,盼著他再跌下去,然後開始買,可是它就是不跌繼續上漲,你還沒有來得及建立倉位,它已經漲的比你賣出的點位還高了,你更不敢買了。

如果你運氣比較好,買了一隻股票買完就漲,漲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你開始恐高了,然後落袋為安盼著它跌下來再買,可它就是不跌,反而越漲越猛,此時你心裡一慌就追高買進去,結果正好中計被套在了高位。

美國股市的歷史告訴我們,波段操作並不是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

1980年到2000年,是美國股市最好的20年,這20年的年化平均回報高達11.1%,但是如果在這20年,7300天中,你錯過了漲幅最好的10天,你的年均回報就下降到了只有8.6%,如果你錯失了最好的20天,那麼你的回報只有6.9%,錯失了最好的30天,你的回報只有年化5.5%,還沒有投資債券更划算。如果把週期拉長到75年,如果你錯失了1933年,1935年,和1954年,三個最大熊市的底部買入機會,那麼你將錯過至少三分之二的收益。

如何贏得輸家遊戲?四種主流投資並不完全有效,資產配置才是根本

第二種,精選個股和板塊。

通過大量數據研究,行業個股深度挖掘,實地考察調研,終於找到一個自己覺得比較優質的好公司,並且長期持有,跟公司一起成長。也可稱為價值投資,像股神巴菲特一樣。

市面上的股票分析研究報告很多,有心有能力的投資者很容易就能找出來。好的公司被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發現,大家都去投資這樣的公司,最終導致公司的股票價格越漲越高,產生了泡沫。

就像賭球一樣,如果沒有賠率,你肯定會認為法國奪冠的概率最大,但是如果加上賠率你就很難有把握,壓熱門賺不到錢,壓冷門雖然能賺錢,但是概率小的多。所以才會產生對手盤,股票市場也一樣,大家都是專業投資者,獲取的信息,技術能力都差不多,想要戰勝對手就只能在對手犯錯的時候。

第三種,多種投資風格切換。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投資市場環境,個人投資者天天追熱點搶風口,今天投機,明天價值投資。不斷變化投資風格以適應投資市場環境,最終卻是忙的暈頭轉向,心累而不自知。殊不知風格選擇的轉化時機經常是混沌的。

70年代的美國,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通過投資藍籌股大賺一筆,到了80年代卻都賠進去了,90年代跟風爆炒科技股,在2000年之後市場風格突變,曾經的投資贏家大部分都成了輸家。投資風格變來變去,沒有堅持很容易左右挨耳光。風格轉換太快,本身就是問題。


如何贏得輸家遊戲?四種主流投資並不完全有效,資產配置才是根本

第四種,發展實踐交易體系並理論化。

建立一套交易系統要比人隨意操作更靠譜。判斷一個投資者的好壞,主要看他有沒有方法,能不能把方法上升為理論。很多投資者有方法有模式,卻的是不能把這種模式變成一種本能反應。

純粹的比如一種技術方法,到了止損點就該果斷止損,有時候你止損了股票卻突然反身向上走上升行情了。這時候應該勿忘初心,有些錢不是自己該賺的。有時候按照自己的策略交易,結果卻錯10幾把,就對了1把,這也不可避免。建立交易體系並嚴格執行本身就是一種必要的策略。


市場先生總是給投資者一種假象,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很專業,但實盤中偶爾一次的失誤會就會讓一夜回到解放前。華爾街有句名言,有老飛行員,也有大膽的飛行員,但是沒有大膽的老飛行員,意思就是大膽的飛行員,用不了多久就都摔死了。股市也一樣,偶爾賺錢不難,難的是幾年幾十年保持持續穩定的收益增長率。

戰勝對手不僅需要利用對手犯錯的機會,更需要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通過長期資產配置來進行投資組合,加上耐心和恆心。投資中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投資更像是一種修行。堅持者必有回報,而浮躁者必將一無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