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服務解難題 街道助力企業穩產滿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紅牌樓街道以“三心”服務為亮點,以落實聯絡員制度為重點,立足“四快”,突出“到位”,為企業打通“堵點” 、解決“難點”、消除“痛點”,確保轄區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和穩產滿產。截至目前,轄區2019年稅收30萬以上覆工企業952家,復工率100 %;918家企業實現穩產滿產,滿產率 96.4%。

貼心服務解難題  街道助力企業穩產滿產

“三心”服務 做出亮點

有序開展摸排,讓企業不擔心。街道設置樓宇組、商場組、專業市場組、建築工地組4個指導組和11個專班聯絡組。按照“一類一案、分類指導”原則,深入企業一線,督促指導企業業主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幫助企業疫防摸排做到“四個到位”,為企業復工復產減少顧慮。通過多輪排查,共摸排企業3705家,轄區企業疫情“零發生”。

優化復工程序,讓企業少操心。堅持端口前移、流程上牆,街道優化營商環境中心全體人員下沉企業一線,為企業提供“零上門”服務,現場審核備案材料 、查驗防疫物資,共辦理企業復工備案582家。

宣傳激勵政策,讓企業有信心。制定並印發《致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收集稅收社保和各級各部門穩定經濟運行相關優惠政策,線上線下多途徑推送,最大程度保證知曉度和收悉面,助力企業早日恢復生產經營。截至目前,發放宣傳資料8500份,推送各類政策15000餘人次。

貼心服務解難題  街道助力企業穩產滿產

聯絡“到位”,抓住重點

制度落實到位。成立重點優勢企業、文創業等14個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專班聯絡員制度,制定《聯絡員服務工作手冊》,實現“一企一員”,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服務指導到位。聯絡員主動上門,發放《企業復工告知書》,現場指導企業防疫工作,宣傳優惠政策,瞭解企業復工情況和困難訴求,並對企業提出的訴求制定扶持措施,最大程度幫助企業實現復工復產、穩產滿產。

檢查督促到位。聯絡員每天要到聯絡企業動態檢查,認真填寫《走訪日誌》,並建立企業走訪臺賬。對防控不到位、措施不給力的,及時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責令企業停業,並協助企業按照要求整改後及時復工。截至目前,共走訪企業3507家,收集企業訴求465條,其中已解決440條。

貼心服務解難題  街道助力企業穩產滿產

紓困“四快”,突破難點

針對企業的訴求,以“快對接、快反饋、快解決”為工作基調,及時彙總,專題研究、當天對接、隔日辦結。聯絡員實時傳送訴求,統計組當天建立分類需求臺賬,並推送各專題工作組,專題組迅速研究並制定幫扶措施,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企業難題,保證企業及時復工復產。

快介入,解決企業物資難。針對企業防疫物資方面的訴求,快速介入,主動對接,協調各方資源進行供給調配;積極搭橋,為復工企業聯繫生產銷售廠家,幫助企業解決口罩等物資短缺的實際困難。截至目前,共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3萬餘件,為500家企業提供了購買渠道並協助購買口罩8500個。

快聯動,解決企業融資難。主動了解企業的融資需求,及時推送各項金融激勵政策,與金融辦、“中小擔”和各大銀行建立快速聯動機制,保證及時對接、按需匹配。截至目前,共收集到93家企業的融資需求,推進空間信息等11家企業完成融資8900萬元;正積極推進協調解決精典汽車和麗維家等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快指導,解決企業銷路難。面對企業銷路不暢的現狀,主動上門瞭解具體情況,面對面出主意,手拉手謀出路。凱思特商貿公司疫情期間進口5萬件牛奶,庫存壓力大、銷路難。街道“解憂小分隊”第一時間走進企業,瞭解困難,幫助企業制定營銷方案、聯絡銷售單位,共為企業解決牛奶庫存600件。同時,建立企業互助機制,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思路互鑑。紅星美凱龍希望與本地建築企業合作,通過互助機制,成功與3家建築公司實現對接,目前正在積極洽談中。

快服務,解決項目開工難。積極協調創想中心項目、電力機械廠項目基坑提前開挖訴求,協助辦理相關手續;主動協調電信、移動公司和高新供電局,順利做好雙楠悅天地項目弱電強電改造工作,並幫助企業解決了臨時工棚搭建場地問題;幫助富國上邦項目做好了售樓部周邊秩序規整和疏導。截至目前,共推動電力機械廠、富國上邦等15個重點項目全面動工,確保項目按進度穩產滿產。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街道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