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全球疫情拐點仍未到來,且有進一步加深的跡象。

非洲與印度,或將掀起第三輪疫情。印度確診人數逼近兩萬,非洲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了2萬。

而全球方面,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超262萬,其中超1萬例的國家有30個國家,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德國和英國6個國家的累計確診病例超10萬例,美國則逼近百萬。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如此肆虐,有的國家已經扛不住,要破產了,比如阿根廷。這還不是最要緊,更為要緊的是,疫情衝擊之下,很多人正在捱餓,許多地區甚至在鬧饑荒。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執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週二(4月21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言中已經發出警告:

全世界需要採取行動,以確保疫情不演變成人道主義災難和糧食危機。

世界糧食計劃署呼籲全球各國要行動起來,並且不要禁止糧食出口。

要知道,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捱餓,其中1.35億人正走向飢餓的邊緣。而新冠疫情將把額外1.3億人推向飢餓的境地。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看到大約30多個國家出現饑荒。

尤其是也門、剛果、阿富汗、委內瑞拉、埃塞俄比亞、南蘇丹、敘利亞、蘇丹、尼日利亞這10箇中東、中亞、非洲、南美國家。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根據《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以上10個國家,是2019年受衝突、氣候變化以及經濟危機影響,鬧饑荒最嚴重的國家。

其中委內瑞拉是因為經濟危機、貨幣急速貶值造成的。而中東一些國家,是常年戰亂所致。至於非洲一些國家,則主要是因為旱災和蝗災。

2019年,非洲大地上爆發了大規模蝗災。

這些蝗蟲,起初規模不大,但在橫掃非洲之後,大量繁殖,蝗蟲群遮天蔽日,約有4000億隻。它們將東非的糧食吃光後,一路東來,席捲中東,令中東多國告急。此後又一路向東,越過中東進入西亞。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FAO統計,此次蝗災對農作物的破壞力是東非地區25年之最,是肯尼亞70年之最;而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直接宣佈農業生產完全停滯,數百萬人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當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呼籲緊急撥款,為東非地區提供安全保障,預計東非地區將有超120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

然而,屋漏偏逢連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在蝗災中還沒喘過氣來的非洲,又遭遇了全球百年不遇的疫情。

在疫情第一輪(亞洲爆發)和第二輪(歐美爆發)初期的時候,非洲表現還算不錯,沒有多少人感染。但到了大爆發的今天,非洲的確診人數也在迅猛增長。

世衛組織17日披露:

過去一週,非洲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出現較大增長,其中確診病例增加了51%,死亡病例增加了60%。由於非洲各國缺少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實際病例數可能比報告的還要高。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還預測,如果非洲進入大爆發期,以非洲極差的醫療水平來看,12億人口中,可能將有1000萬人感染。

1000萬,是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的4倍,到那時,非洲可能淪為人間地獄。到那時,即便沒有病痛折磨,也要餓死。

因為沒人敢出門,沒人去種莊稼。想要通過進口,也是夠嗆,原因有二:

1、他們沒有錢。非洲本來就窮,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大震盪,非洲將更窮。

2、即便有錢,也很難買到糧食。疫情影響全球,各國都在為糧食危機做準備,許多國家已經開始禁止糧食出口,如越南、柬埔寨、印度、泰國、哈薩克斯坦。

此外,產量大戶俄羅斯,近日也發佈了糧食出口禁令。

4月17日,歐亞5國聯盟(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宣佈,可能從5月中旬至6月30日,暫停向“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糧食。

品種包括小麥、大米、粗全麥麵粉、小米、蕎麥、大豆、葵花籽、洋蔥、大蒜、蘿蔔等。

官方理由是,疫情影響,先要保障自己夠用。也有人說,這五國是想賺一筆災難錢,畢竟糧食價格現在漲得很猛。

不管怎樣,2020年糧食危機已然發生,糧食戰爭已經打響。各國都在籌備應對之中,包括中國。

中國是產糧大國,但因為人口多,人均擁有糧食卻不算高。

2019年度全球大米產量格局(%)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但不到俄羅斯、美國、法國等國的一半。

4月17日召開的重要會議上,管理層首次提出了“六保”,也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糧食安全便是其中之一。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中國雖然主糧的自給率達到了95%以上,但是大豆我們每年需要進口9000萬噸,主要從美國和巴西進口,自給率約略只有88%。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榨油和餵豬,以及製作各類豆類產品,一旦爆發糧食危機,我們的主糧或可無憂,但是其他食品也會遭遇短缺,迎來價格上漲。

根據英國發布的2018年《全球各國糧食安全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糧食安全指數位列全球第46位。

依據是各國的糧食購買力、供應力、品質與安全、自然資源與韌性四個指標。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從圖表可以看到,新加坡,糧食安全位列全球第一。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沒有任何資源優勢,哪怕是飲用水,也多半要依靠馬來西亞,其糧食自給率也是非常非常得低,但正因為自給率低,其糧食進出口實行的是零關稅,再加上其扼守馬六甲海峽這個交通要塞,此外其經濟發達,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綜合之下,其糧食安全最終位居世界第一。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還是要那些糧食自給率低下的地區,要好很多,比如非洲、中東、中亞和南美地區好很多。

新冠疫情影響下,30多個國家將出現饑荒!

上圖是各國糧食供給率。

澳大利亞、阿根廷糧食產出相對豐裕;中國糧食自給率是95%,紅色是低於50%的國家,日韓和西歐的荷蘭比利時以及眾多非洲等國都低於這個標準,韓國更低,還不到30%。

而非洲與中東地區,多數都在50%以下。

所以,世界糧食計劃署才呼籲全球,要做好應對糧食危機的準備。


文章來源: 博聞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