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挪威的森林裡

藏著永遠說不完的故事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kjelljostein

想象一下:

在挪威種一片森林,然後在接下來的100年時間裡,每年請一位作家寫一部作品,但不透露內容,直接封藏到挪威最好的圖書館裡。直到100年後,再用這片森林的木材做的紙,將這些作品印刷成冊,正式出版。

是不是覺得這想法太天馬行空?其實這事兒已經在挪威的森林裡發生了。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未來圖書館的森林樹苗,紅絲巾意味著守護與希望

Photo:Future Library

來自蘇格蘭的藝術家凱蒂·帕特森,2014年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北部Nordmarka森林中,種下了1000棵雲杉,將其命名為「未來圖書館森林」,從而拉開了她近乎“瘋狂的”未來圖書館百年大計。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Future Liarary

凱蒂·帕特森 (Katie Paterson),在作品主題上關注隨著時間變遷,人類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

至今6年過去了,她的團隊已成功邀請到6位作家參與到此項目中,每一位都是享譽世界的大作家。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這個項目勾起我們內心孩童的那個部分。我們兒時會把“寶藏”埋到地裡,期許著將來的有一天會被其他人“發掘”。...我的作品將沉睡百年,像睡美人那樣被喚醒。

——Margaret Atwood

今天的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在人和人之間築起厚厚的牆壁;一種則致力於編織人與人的連接。未來圖書館是一座連通今天和未來人類的橋樑。

——Sjon

未來圖書館是對未知的篤定,100年後地球上還將有人類,有樹木,有書籍,有文明。

——David Michell

每年春夏,文本的交接儀式都會在「未來圖書館森林 」裡舉行。然後這些作品會被儲存在新建的奧斯陸公共圖書館(Deichman Bjørvika Library)頂層一個被稱作“靜默室(Silent Room)”的小房間裡,進入長達一個世紀的休眠期。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首位入選作家Margaret Atwood文本交接儀式

Photo:Kristin von Hirsch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David Michelle的文本交接儀式

Photo:Kristin von Hirsch

為什麼做「未來圖書館森林 」?

凱蒂·帕特森說:

我在年輪、紙張、樹木與未來的作者之間看到了一種關聯,如果我們不是對未來的人們懷有信心的話,我們就不會做這些事情,就不會種樹,做書。

這個計劃相信100年後,仍然有人閱讀書籍,即便紙質書消亡,人類至少還有一座圖書館。

書的形態或許會產生我們目前無法想象的高度變化,不論是數字的或非數字的,但我們相信那時仍然有“書本”存在,否則這個計劃也就不成立了。而這個計劃則是我們盡一己之力保存紙質書的方法。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從2014到2114的一百個年輪

Photo:Future Library

作品密封百年後才開啟,她從一開始便很清楚,她的“未來圖書館”會活得比她長久。“我知道我會死。”她說,“想到我90多歲的某一天,我將步履蹣跚地走近這些樹,那種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可不管到時候我能不能站在這裡,都沒關係。每一年書的交接儀式都會繼續。時間依舊站在這片樹林裡。”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100年後,這些小樹苗將長成參天大樹

Photo:Future Library

為什麼是挪威?

這樣一個項目,得以在挪威落成,並非偶然。凱蒂·帕特森解釋說:

項目要在別的國家實施會相當費勁,因為它別出心裁,有很大的風險,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然而,在挪威,人們對“未來”的理解不一樣,人們以“慢時間(Slow Time)”思維來思考。

另外據全球變暖的趨勢預測,挪威將在 100 年後成為一個熱帶海濱。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告訴後人,這裡曾經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雖然整個項目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會導致藏本保存不到2114年,然而挪威人依然保證,會想盡辦法把項目延續到百年以後。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每年文本交接儀式上,挪威人攜家帶口前來參加

Photo:Future Library

為什麼挪威人如此自信?

因為挪威人

愛自然愛得深沉

挪威人常說“Ut på tur, aldri sur”(出門遊玩,從不難過)。夏天,挪威人喜歡騎自行車、徒步登山,或者在森林中遠足。冬天,挪威人則會成群結隊地扛著滑雪板前往郊區,在大雪中一展身手。可以說,自然是挪威人生活的一部分,

挪威人愛自然,就如同愛自己的家。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dybevold

而森林,是挪威人最感親近的地方。在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0%的挪威,森林幾乎是所有挪威人的共同記憶。挪威頒佈了一項法律:大地行走權,允許任何人在除去建築和農田周圍的任何無論是公有還是私有的場所,露營,長達三天,因為每個人都有漫遊的自由。從小便在森林中採蘑菇、採漿果、追鹿的挪威人,最懂得森林的美好。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在森林走累了就地撐起吊床,煮杯熱茶

Photo:dybevold

還因為挪威人

愛慢生活愛得痴迷

挪威人的時間觀念和很多其他地方不一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挪威的慢電視了。儘管是在黃金時間段播放一些長達6+小時以上的火車旅行,織毛線、一團燃燒的篝火等單一鏡頭的活動,收視率依然很高。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curiositydotcom

挪威人深深地懂得“慢生活”的意義。在這裡的街道上,你見不到行色匆匆的人群。在週末或是公眾假期,挪威人會全家開著車離開城市,前往森林裡的小木屋——hytte中。遠離網絡,在沒有電力和自來水的原始小屋當中,挪威人尋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悠閒而自由地體驗生活的真諦。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egilv

對於這樣的挪威人而言,慢生活的節奏,讓100年與1天,1小時的區別縮減到最低,也讓未來圖書館的實現有了人文基礎的保障。

423世界讀書日 | 100年100本書,挪威的森林居然種了一座未來圖書館

Photo:nyebilser.no

奧斯陸公共圖書館,挪威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圖書館。未來圖書館項目的所有書稿暫時封存在此,直到2114年公之於眾。

奧斯陸公共圖書館

地址:Anne-Cath, Vestlys plass 1, 0150 Oslo

電話:+47 23 43 29 00

“未來圖書館”演繹了時間的概念,

用“慢”把精神藝術傳達給觀眾。

而精通“慢”藝術真諦的挪威人

將和這片養育了自己的森林一起,

共同守護文化與人性中的美好。

- Dream Now Visit La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