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碎片化”信息、養成正統“金融思維”

在真實的投資世界當中,其實很多的認知跟傳統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講誇張一點,真的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在本系列文章中首先更多的是去聊聊政治經濟學方面的東西,

在中國想要做好投資,理解政治體制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西方的很多經濟學家,派到中國來做預測,也屢屢失敗,就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差異。在這裡,可能會聽到一些和我們平時的認知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包括整個的經濟,包括如何去做投資標的的選擇,包括東西方的經濟,或者說我們不同的文明習慣。它的成因是什麼樣的,都會在這裡有所體現。


拒絕“碎片化”信息、養成正統“金融思維”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實操,會根據一個完整的投資週期,從低迷期的時候,如何去發現機會,通過讀懂各種經濟指標,去發現未來整個經濟反轉的前兆,並且抓住機會。同時在反轉的過程當中,如何在這個週期運轉的過程當中,在不同的階段去優選不同的投資工具,以及優選投資物業。那麼如何去結合各種因素的影響,選擇最優的物業。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從這些文章裡面直接找到答案,比如說一加一等於二,那麼可能會失望。因為投資本身就是由各種因素所疊加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說投資沒有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各種因素所造成的這個影響,要去分析會產生一個最大概率的一個方向。如果投資有簡單的結果,現在是買還是是賣,就太簡單了。而且不同地域,不同的環境,同樣的因素也會發生不一樣的結果。所以通過這些文章,去了解一些本源性原理的東西,學會一套思考的邏輯思維方式。也就是套老古人的一句話,就是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實操類的文章是經過一個週期,從一個低迷期是怎麼樣經過各種因素到上升期,又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到狂熱期。在不同的週期,應該選用怎麼樣的操作策略,以及怎麼樣去選取未來有長遠增值潛力的優質物業。


拒絕“碎片化”信息、養成正統“金融思維”


那麼還有一些小插曲,糾正在平時可能會嚴重影響投資決策的誤區。最後才是效率,怎樣去借助有效的金融工具來提升投資的手段。比如說究竟應不應該負債,究竟怎麼樣才能夠去更好的加槓桿,究竟應該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究竟是應該選擇常貸還是選擇短貸等等會影響到我們投資效率的一些技術性的內容。


拒絕“碎片化”信息、養成正統“金融思維”


當然最終的目的,就像窮爸爸富爸爸經典的象限圖一樣,要矢志不渝的從左邊象限向右邊象限去邁進。左邊象限的人,永遠是為錢而工作,永遠是用勞動力去創造財富。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可以,但是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就有可能變成窮忙族,一輩子都在努力的去創造財富,不能夠休息,一旦休息就沒有錢。所以要矢志不渝的成為右邊這部分象限的人,稱為b 象限和i 象限的人。我們要在前半生通過創造的財富去轉化為資本,然後在後半身能夠源源不斷的通過資本享受被動式收入,讓錢能夠為你工作。當沒有資本的時候,是用勤勞的雙手在創造財富,不能夠休息,不能夠去生病,但是當有了一套資本,兩套資本,三套資本,甚至數套資本的時候,這些資本都在去幫你工作,哪怕休息,不工作了,去遊山玩水,他們都在賺錢。


拒絕“碎片化”信息、養成正統“金融思維”


而這個資本有可能是你的生意,把生意做大,或者說擁有一套資產,自動運轉可以不斷賺錢的系統。但是在如今這樣的市場把生意做大是非常的難,更容易達到的就是成為一名聰明的投資者,去投資不動產。讓不動產成為在我們的後半生源源不斷創造財富的有效資本。這其實是在當今時代,無論中外,其實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你夠專業,只要你夠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