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的雅與俗

老家村口,有一片荒蕪的坑地,上面生長著一叢叢旺盛的植物。四五月間,這種植物匍匐蔓延,遮蔽了那條狹窄的道路。莖蔓上,長滿了紫色的小花,雅緻而清麗,微風吹過,輕輕搖擺,彷彿一串串風鈴,用心聆聽,甚至可以聽到清脆的鈴聲。

野豌豆的雅與俗

野豌豆的雅與俗

野豌豆的雅與俗

我本以為那是有人播種的,不然何以如此茂密、如此理直氣壯!後來打聽一下,才知道它是野生的。雖然沒有人刻意播種,但它一經春風,便會自然萌發,生根開花結果,年復一年!

野豌豆的雅與俗

野豌豆就是野豌豆,倒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它的身世似乎有些不清白,按植物學教科書的表述,它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野豌豆族、野豌豆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不免讓我們這些“科盲”們感到蒙圈。以前農村人但凡遇到災荒年景,便把這種東西作為救命的口糧;有稍懂醫道的,則知道用它煎水喝,用以治療發炎上火之疾。

野豌豆的雅與俗

野豌豆色不出眾、貌不驚人,混在草叢中,與一般野草真還分不出長短高低,那是俗得不能再俗的東西了。如果你也這樣想,就錯了。中國第一部詩歌集《詩經》中的《小雅·采薇》,所採的“薇”,就是這種野豌豆。雖名“小雅”,實乃“大雅”。

野豌豆的雅與俗

說到采薇,就不能不說說商末的伯夷、叔齊。這哥兒倆原是一個叫“孤竹”的小國的王子,為了爭讓國君之位,最後都離家出走了。後來武王伐紂,他們認為是臣子叛亂,於是發誓不吃周的糧食,跑到首陽山上,采薇而食。這“薇”,說白了就是野豌豆。

野豌豆的雅與俗

現在已經有人專門進行野豌豆的人工種植了,經過優選培育,這種植物不僅作為綠化植物,供人觀賞,而且可以食用;而且可以作為飼料;而且還有很好的醫用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