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無恥的謊言之一

有很多父母對自己家中的孩子施加暴力及軟暴力。

子曰孫雲首先界定一下文中關鍵詞的概念;暴力是指相對孩子身體,精神施加大強度的打擊和欺侮,軟暴力是指對孩子精神心靈的凌辱和欺壓。其中,“軟暴力”全包含於“暴力”之中。

“極少數的”(請原諒子曰孫雲在此無知地套用顯得有文化而且有分寸的社會人士市面常用語;“不是很多”,“懸殊不是很大”,“比較懸殊”,,,C)親生父母,養父母,繼父母存在對家庭中的孩子有殘害行為這種事情雖然已不是罕見的現象,每每發生並被暴露的時候,卻總能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而強烈的反應。畢竟“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又無知地套用了一句),愛護子嗣是所有動物得以延續基因的天性,正所謂虎毒不食子。而禍害孩子,對孩子施以暴力的行為使“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個顯得有文化,有情操的全稱否定判斷被汙得狗血噴頭。

很多人以人云亦云來顯示自己的基本正確,卻從沒有過獨立思考。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是個明顯的謬誤。“不是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或,“天下的父母不都是愛孩子的”。這樣的判斷在邏輯上和現實中才成立。

如果要那個全稱否定判斷成立,除非壞蛋,流氓,婊子不生育。因為壞人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做父母,他們中的一些人不會因為做了父母而立地成佛成為好人,很多壞人在其他的一些相互關係中也可能是壞人,做父母也一樣,可能是個壞父母。那些夠不上壞人,秉性中有卑劣東西的父母也一樣。

子曰孫雲愚頑地相信;壞的,不良的父母更喜歡“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句話。

人性中的很多成分是動物性的,有野蠻自私的東西。在一些境況中,人性中惡的一面一定會暴露,這比起其它動物類,人類沒有優勢。

所以,子曰孫雲給出肯定判斷;“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個判斷不僅是謬誤的,也是人類無恥的謊言之一,就像人類自詡比其他動物心智,行為更仁慈,在自然界的地位更高貴一樣。

是好人還是壞人,判斷基於其自身的品格上,與他所處的不同的社會地位,人際關係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是最起碼的認知能力都應該區別得了的。當面對父母對孩子暴力相向的惡性事件的時候,痛心,譴責之餘,轉過身來還要齊聲高喊“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樣的謊言,沒發現內心深處有一絲良心的不安嗎?至於有人利用這樣的謬論欺騙,那真是惡不可及。

人性與動物性相同,人性中的惡比其他動物要深重,動物只有在飢餓,生殖的時候才對幼子下手,而人類卻是任何時候。

子曰孫雲百針見血地指出;由“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而來的“對父母不好的人不可交”這句話的核心是功利的,只要你仔細觀察,說這種話的人不是胡B咧就是別有用心地標明自己是個值得交往的人,儘管其中言行一致的人真假“比較懸殊”(C,又套用了一句)。

基本上,通常時,好人對誰都好,壞人對誰都壞,本性使然,“懸殊不是很大”。(C,又一句)好人更多的行為是自責,自省,壞人更多的動作是欺騙,解脫,眼淚。壞人需要說和做表面上的好事,表現得像個好人來圈住好人來供其繼續作惡。有“不是很多”(C,,)服刑人員就在胳膊上紋身“孝敬父母”,這從來阻止不了其中“不是很多”(C,,)的人繼續為非作歹。人類社會,標誌和內容從來都是不盡相同的。有時,猛獸突然對到手的幼小獵物停止殺戮,愛惜甚至養育。但其本性是改不了的,人類養家畜,家禽就是這個目的。

所以,“極少數的”父母暴力對待孩子是因為其人品質,性格使然,其自發“從良”的可能性“比較懸殊”(C,,)以其之道還其之身是個有效的辦法。

子曰孫雲最後拋出了自己的套話(這句不加C,有些人可以加);在謬誤的暗夜和真理的黎明之間,有人討厭公雞的尖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