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年想到的

前兩天在頭條提問中看到一個問題,當前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年合適嗎?要不要改?下面評論的幾乎是兩個陣營,說不要改的大多是女性,說男女最好一樣的大多是男性,大家各執一詞,也有人提出彈性退休。

每當時間進入零時代,就會有人敏感的提出幾零後又退場啦,幾零後要預備啦,年輕一代要登場了。隨著機構改革深入,延退一再被提起,牽動著勞動者的心。當年以保護婦女制定的女比男提前退休五年也不時引起公眾熱議。看評論看多了想寫個專門的文章說說。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了還要隔道手”這是母親從小教育的,最後終於以此為信念成為職業女性,在職場中遇上男女不同會有不同對待也是現實,隨著男女平等,解放女性,中國的家庭模式早從“男主外,女主內”變成不分性別的“強主外,弱主內”(事業心強弱)

女性初嘗掌控錢包,經濟獨立的傲嬌,也同時品到舊時男人養家責任的不易。不知從什麼時候,男人的擇偶標準將女人有工作放在了僅次於“漂亮”的後面,當然如果工作高薪穩定,前者也可忽略,這是現代社會必經之路,現實很難,家庭需要共同分擔,女人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方能稱為現代女性。工作、養家都實現男女平等了,但總還是有先天限制。

生孩子,做母親,如果男人能夠代勞,男女平等就真的實現了,無差異了。因為生育責任衍生出一系列的責任總有讓女人力不從心的時候。在家的小船上女人永遠是重心,開放的中國各行各業都有優異的婦女,唯獨家裡的那個女人怎麼擔當才算優異,尤其是中年人,他們是一座橋,孩子通過這座橋走向未來,父母通過這座橋走向歸宿。撐起這座橋的中年男人正是走入社會的成熟期,能投入到家庭的精力有限,此時的女性會在家中不自覺的擔負起家庭的重任。

鄰居大姐到了退休年齡也不急著退休,他給我說小孫子有姥姥帶,她還是喜歡上班的生活。有一次碰上姥姥,姥姥一臉得意:雖然是外孫但是誰帶誰親。所以我一到退休年齡就退了,專心帶外孫。

女性比男性提前退休實行了多年,並沒有由此產生什麼社會矛盾,反而是緩解了社會矛盾。6個月到3歲嬰幼兒的託管近幾年越來越多被提及,國家也出臺鼓勵措施,但推進緩慢。多元的社會有多元的選擇,更多職業女性放棄就業,退回家庭育兒,而更多家庭將孩子交給祖父母。3歲以前的嬰幼兒重在養育,注重親子關係的現代家庭實在是沒有辦法才會尋求社會托幼機構。

無論是民族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應該把保護女性重視起來,因為保護女性就是保護母親,請為母親完成養育的責任打開一扇門。

從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年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