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遠高於GDP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貨幣政策

記者 陳鵬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如期負增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GDP同比下降6.8%的大背景下,金融業增加值依然比上年增長6.0%。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週一晚間在出席浦山講壇線上活動時指出,當前不僅財政政策要積極有為,貨幣政策也要“寬鬆”,而不是“穩健”,降息力度要進一步提升。

“金融業的利潤、增加值是建立在經濟停擺之後照常拿利息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與經濟匹配的寬鬆政策,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這種錯位一定會是經濟循環常態化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4月17日,在一季度GDP數據出爐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上政治局罕有地明確提出“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組合。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15年中國降息週期,政治局會議也未曾提及“降息”二字,這顯示出政府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力度的決心。

4月20日,央行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報價結果顯示,一年期LPR報3.85%,較上一次下降20個基點,創去年8月改革以來最大單次降幅;五年期以上品種報4.65%,較上一次下降10個基點。中信證券預計,到三季度,一年期LPR利率有望降至3.7%左右的水平。

對於今年中國是否會下調經濟運行目標的問題,當天出席浦山講壇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仍需要設定GDP增長目標,但目標增速應當有所調整。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不成問題”,還是需要定一個GDP增長目標,但目標不應該設得太高。

“考慮到中國特殊國情,如果沒有GDP目標,會帶來懈怠。”許憲春說,GDP目標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調動全國上下包括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完成。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指出,假設今年財政赤字表內表外整體增加7個百分點,下半年經濟增速重回6%以上,全年大約可以實現2%-3%的GDP增長,而年度GDP目標的設定也應與此相符合。她建議,為未來12個月設定一個6%左右的目標。

“今年全年中國(實現)正增長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到3%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要用後面兩個季度把全年拉上去,肯定有比較大的後遺症。”梁紅說,在當前情況下,相比於傳統的年度目標,不妨把一、二季度放過,為未來12個月設定一個增長目標。

劉元春也表示,中國必須要有目標引領,走出困境。他強調,科學設定目標很重要,因為歷史教訓顯示,目標定得過高可能會導致管理失真和扭曲。

他建議,確立底線管理思維,並分階段設定目標。第一階段,嚴防死守,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二階段,復工復產;第三階段,經濟循環常態化;第四階段,全面對沖外部衝擊;第五階段,保增長保目標。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指標是脫貧攻堅,而“十三五”規劃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通常所說的“兩個翻番”。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要實現GDP翻番的目標,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至少要達到5.5%。不過,界面新聞注意到,3月27日和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都沒有再提“完成’十三五’規劃”。

4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會議在“六穩”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和“六穩”一樣,就業依然是首要任務。

劉元春表示,如果要保就業、保民生,前提是經濟循環常態化,否則任何以短期救助為核心的消極政策都是不可持續的。因此,首先必須通過對全產業鏈、全域化的行政推動,使復工復產上升到新臺階。第二步,要立即推出一攬子需求刺激計劃,保證復工復產之後不出現第二次停工停產。

在刺激經濟方面,梁紅表示,中國還有一些別國沒有的政策選項,比如將龐大而低效的公共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這涉及到公積金制度改革和社保進一步降費等問題。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的《2018年度公積金報告》,截止到2018年末,全國有5.8萬億元公積金趴在賬戶裡睡覺,這一數字較上年增長了12.2%。

梁紅建議,應將5.8萬億元公積金退還繳費者或停止徵收,將這部分資金更好地轉化為有效投資;同時,需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劃歸社保的比例,從10%提升至20%。此外,城市道路建設還有空間,中國大城市的汽車千人保有量遠低於韓國、日本等人口密度更高的城市,最大的問題是中國大城市的城區道路不夠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