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油重挫20%背後:北美庫存近極限、移倉踩踏火上澆油

國際油價早盤低開,其中WTI原油5月合約重挫近20%,除了北美地區供應過剩擔憂外,投資者移倉遠期合約成為導火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並未緩解市場對供需失衡的擔憂,國際油價週一開盤延續弱勢,其中WTI原油即期合約盤初重挫超20%,最低觸及14.47美元/桶,創2001年11月以來新低。除了原油供給過剩擔憂以外,期貨合約移倉是造成近期美油波動的主要原因。

移倉造成踩踏

從上週五算起,WTI 原油5月合約最大區間跌幅超過30%,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大規模市場移倉換月行為。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17日發佈的報告顯示,截止至4月8日至4月14日當週,投機者持有的原油投機性淨多頭增加25774手合約,至510669手合約,表明投資者看多原油的意願升溫。對於大宗商品期貨而言,通常情況下,市場需求溫和增長的預期會催生各期限合約小幅升水的情況出現,同時由於跨期套利資金的存在,升水幅度相對有限,然而3月以來原油價格戰和疫情造成的衝擊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報價體系。

芝商所最新合約報價中,近6個月期限合約出現了歷史罕見的超級升水結構,這反映出市場對於下半年全球經濟企穩的希望。國際能源署IEA上週發佈市場報告稱,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同比下降創紀錄的930萬桶/日,這將抹去近10年的所有增量,其中4月份需求將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回到1995年的水平。

從5月合約走勢可以看出,即使是3月中旬入市做多的資金也幾乎被完全“掩埋”。由於該合約將在明天21日到期,除了到期交割認輸離場外,另一種選擇就是移倉換月,這樣就會造成期貨合約在大量拋盤下殺跌的情況。

同時移倉也面臨著巨大成本壓力,現有的升水意味著如果要保持此前的頭寸,買入6月合約持倉成本將上升52%,如果移倉11月合約,持倉成本將增加超100%。潛在的風險在於,如果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緩慢,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行,多頭盈利將變得遙遙無期。

北美產能高企庫存吃緊

另一方面,與布倫特原油近期跌幅相對溫和相比,WTI原油大跌與北美地區原油的產能高企有關,上週加拿大西部精選原油現貨一度跌破3美元/桶,而在美國頁岩油主產區——北達科達州巴肯,市場報價已經跌破10美元。

目前美國原油庫存正在接近極限。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上週美國非戰略原油庫存增加1924.8萬桶,至5.036億桶,增幅創紀錄新高。成品油庫存持續上升,汽油庫存增加490萬桶至2.622億桶,蒸餾油庫存增加630萬桶至1.290億桶。

與此同時,一支滿載沙特石油的油輪船隊正緩慢駛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報道稱,這些油輪是在3月和4月初裝載的,當時沙特阿拉伯正在執行增加產量的戰略,據航運市場情報公司Vortexa Ltd的數據,這20艘共持有4000萬桶原油的油輪仍將駛往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港口,它們將於5月底抵達。

這將是6年多來墨西哥灣沿岸進口沙特原油的最大月份。不過這也可能是沙特原油最後一次湧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在OPEC達成減產協議後,沙特已經上調了向美國煉油商出售的石油價格。

低油價正在倒逼油企停工減產,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當週,美國石油活躍鑽井數減少66座至438座,連跌五週,並創2016年10月以來新低。與去年高位相比,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鑽井被關閉。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油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美國供需失衡的情況更嚴重,而且原油庫存增長速度極快。

美油重挫20%背後:北美庫存近極限、移倉踩踏火上澆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