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推進“智慧”巍山建設

強力推進“智慧”巍山建設

——論深入學習貫徹縣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讓人民群眾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是城市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標尺。

隨著新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現代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城市正在成為一種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龐大系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引領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智慧社會。縣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會議提出“要按照‘乾淨’、‘宜居’、‘特色’三大指標體系,目標導向、效能導向,持續用力,重點在交通出行、城市管理、消防等智慧方面著力,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新機制,用人工加智能提升品質。”這些都為巍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巍山是一座具有濃郁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但同時也是一座基礎差、底子薄、經濟總量小、工業水平低、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傳統產業競爭力弱、信息化發展程度低的古老的城市。這些特點決定了巍山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更加精細的設計和運營模式,用技術手段破除巍山縣域發展中的瓶頸制約,使得巍山的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更加優化。近年來實施的“美麗縣城”建設和“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使得巍山進一步夯實了基礎,補齊了短板。如何立足現實基礎,凸顯其城市特色才是巍山智慧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巍山智慧城市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找準方向,緊密結合自身特色,做好前期規劃和頂層設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品牌,從而揚長避短,實現彎道超車。

智慧城市總體規劃需要回答“做什麼”、“怎麼做”和“如何做”的策略、方法和措施,既要體現智慧城市管理與民生服務的目標和功能,又要兼顧信息化技術與城市管理服務。要堅持以人為本,落實新發展理念,通過打造一體化智慧政務、精細化社會治理、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宜居化環境建設、便捷化智慧民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努力實現智慧城市與數字鄉村融合發展,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智慧社會。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打造智能化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高速、移動、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電力、燃氣、水務、交通、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實現便捷化公共服務。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環境保護、交通出行、防災減災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信息服務體系,使公眾獲取公共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推進精細社會治理。在市政管理、人口管理、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特種設備管理、食品藥品安全、社會誠信等社會管理領域,著力構建數字化的智慧應用體系,使得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水平顯著增強,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優化產業體系。堅持以城市的智慧化推動產業的數字化,使信息資源的價值潛能得到有效釋放,數字經濟新業態不斷髮展,信息資源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更加凸顯,資源利用效率、產業集群的生產效率以及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推進宜居化環境建設。初步形成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進一步深化汙染治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汙染物全程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建設智慧巍山,要努力完善發展機制。建立完善與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標準、制度等軟環境保障;信息資源共享和社會化開發利用機制初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巍山有過輝煌燦爛的歷史,面對新時代的奔湧浪潮,理應也必定會具備非凡的“大智慧”。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建設,必將對我縣政府職能轉變、科學管理決策,以及貫徹實踐鄉村振興、加速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的作用;必將像空氣和陽光一樣造福人民,使巍山變得更加便捷、宜居。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