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媽咪讀呀

一個媽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從趴著睡到失去呼吸的全過程!

看到這一消息真的太憤怒了。

事情的原委是:這個媽媽加入了一個名為“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根據群裡原本指導原則:只要嬰兒沒有大哭,就讓孩子學會趴著睡,以後孩子就會養成好好睡覺、不哭不好的好習慣。

而這位母親,就在一牆之隔的隔壁,眼睜睜地通過監控,目睹了孩子離世的全過程。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而可憐的孩子才3個月啊,就在ta趴著睡的時候,肯定哪裡不舒服了,於是哭了。這位媽媽還在群裡詢問老師:要不要幫助孩子翻身呀?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在群友們七嘴八舌干預下,最終這位媽媽選擇聽大家的意見——“不是大哭不干預”,讓孩子繼續趴著,學會趴睡新技能。

慘劇發生在兩個小時後,這個媽媽進房間餵奶,發現孩子已經沒呼吸了。

簡直無法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這位媽媽心不痛嗎?真的沒有一點常識嗎?親生的孩子在哭呢,連走進去看一眼、確認一下的行為都沒有,盲目聽從所謂的睡眠指導課,愚昧至極。

01

這起事件中,無知的媽媽一手導演了自己的悲劇。

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無知的人對人對己都是災難——孩子發燒了,父母覺得多捂幾床棉被,捂出汗就可以解決,結果導致孩子病情加重甚至因棉被窒息而死。有的媽媽,孩子發燒咳嗽,堅決不送醫院,原因是醫生會打抗生素,孩子濫用抗生素不好。最後硬生生把孩子熬成了肺炎……這樣無知又執拗的父母太可怕了。

霍爾巴赫說“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只是由於無知。”

那麼,這個媽媽加入的“芝士小餛飩”睡眠課程到底是什麼來頭?有媒體扒了下他們的來歷,發現這家公司跟“騙子”作坊無疑,今年3月才在經營範圍裡增加了“健康諮詢服務”和“母嬰用品零售”的業務,而在此之前,這家公司連最起碼的培訓資質都沒有,此前就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而培訓師們資歷不詳、具歷不詳、行業內也知名度可言的人,居然就靠著幾張證書開辦培訓班了。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據說培訓費也價格不菲,高達數千元。培訓的目的就是讓剛出生的嬰兒適應黑暗,公司採用的培訓理念就是被業內早就詬病的“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倡導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完整睡眠訓練法,他提出這些方法可以訓練出一個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力的乖嬰兒。

那麼,教了學費的媽媽們,為什麼不能上網百度一下這個“哭聲免疫法”的真相呢?

看完這個訓練方法後,還有多少媽媽敢繼續用這個所謂的乖寶寶睡眠法?約翰·華生用這個方法訓練自己的親生孩子,大兒子雷納因為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多次自殺,30多歲時自殺身亡。女兒多次自殺。華生還有一個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

所以,不要盲從!別迷信書本,也別迷信權威!孩子是自己的,選擇什麼樣的養育方式,多查查資料不行嗎?

02

對年幼的嬰兒來說,睡眠是影響他們安全的潛在風險行為。如果不安全因素髮生,很可能給嬰兒們帶來致命打擊。

為什麼這麼說?

研究人員統計發現,在美國密歇根州,每3天就有1個寶寶因為沒有安全睡眠而離開人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

1、每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近45%都是新生兒(即不滿28天或者新生兒期的嬰兒)。

2、所有新生兒死亡中有75%發生在生命第1周。

3、在發展中國家,近半數母親和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以及剛結束後得不到熟練的照護。

發現沒有,新生兒的睡眠中,特別容易發生危險!

尤其是新生兒趴著睡,風險很大。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無錫有一位年輕母親,給6個月的女兒喂完奶以後哄睡。1小時後,年輕媽媽去看看女兒睡得如何,卻發現孩子頭朝下趴在床上,奶從口腔、鼻子裡溢出來。這位媽媽急暈了,當把孩子送去急診後,卻沒有搶救過來。

急診醫師說,孩子可能會因為突發急性腸胃炎引發嘔吐。嘔吐物迴流,堵住了孩子的氣管,導致孩子窒息

此前,某地武警醫院120也曾接到一名7個月大的幼兒。大概是母親喂的米粉過稠,造成幼兒食道堵塞。加之天氣較冷,蓋被子後沒有發現孩子窒息。等醫生趕到時,孩子已經全身發紺、呈紫色,醫生也無力迴天。

兒科醫生才建議:不要讓幼兒長時間俯臥,而應採取側臥或仰臥。另外,床頭不要放軟枕頭和其他大型玩偶等,以免孩子窒息。

一些育兒網站也po出了容易導致孩子睡眠風險的原因,比如媽媽側抱著孩子睡覺,壓住孩子口鼻,讓孩子窒息而死。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再或者,孩子因為年幼無力,趴著睡,無法翻身,最後鬆軟的被褥、枕頭、沙發等會堵住孩子的口鼻,讓孩子窒息而死。

3個月嬰兒趴著睡直到身亡:媽媽全程看著還在群裡問要不要翻身!

03

關於孩子睡眠,還有一種誤區要提醒。

此前,有媽媽問白噪聲是不是有利於嬰兒睡眠?孩子小睡眠不規律,許多媽媽就尋求解決辦法,看有的網站說白噪音很管用。

所謂白噪音是指一段聲音中頻率分量的功率,在整個可聽範圍(0~20KHZ)內較為均勻。有一些成年聽到下雨的聲音、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或樹葉沙沙聲,的確有安神的療效。在醫學治療中,也有通過“白噪音”來治療多動症患兒的精神集中能力障礙。

但是白噪聲真的管用嗎?我曾在小小費幾個月大時親身試驗過,用手機下載了流水聲、瀑布聲、暴雨聲音、風扇呼呼聲,播放給他聽,事實證明完全沒效果。

而且我一查資料嚇一跳,白噪聲對嬰兒來說並不友好。有研究人員做了實驗,採購了美國、加拿大的14種睡眠輔助器,都是通過模擬白噪聲來讓孩子入睡的。測試結果是這些機器發出的音量對6個月大的嬰兒聽力、聽覺都造成消極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讓嘈雜的聲音催眠孩子,會損害嬰兒大腦的認知發展,造成他們對聲音定位、對聲音的聯繫和理解能力等,產生損害。最好的哄睡環境,依然是安靜的睡眠條件。

把孩子養大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他們小的時候,一點一滴都要精心照顧,稍不留意就會出現大紕漏。而有的錯是可以避免的,有的錯一旦犯下了,那就真是踏入深淵了。

願天堂沒有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