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而最后牺牲的一名志愿军烈士,牺牲时间却在1973年。

他名叫何渠若,是一名将军。

2020年4月17日,记者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了解到何渠若安葬于此的原因。

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84年2月17日,民政部批准何渠若为“革命烈士”。1992年,沈阳军区政治部向沈阳市民政局并市政府提交报告,建议将何渠若骨灰移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当时归沈阳市民政局管理),理由是:何渠若在朝鲜战场战斗了近8年,又在板门店谈判了3年,他既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对敌作战的高级指挥官,又是在第二战场停战谈判中朝中方面的主要领导者,且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诸位烈士中,级别最高(正军职)。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沈阳市很快回复,同意何渠若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何渠若被安葬在了烈士陵园主碑后面第一排显要处,与蔡正国、吴国璋、饶惠谭三人并肩同眠。

如今,这位“抗美援朝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受到人们的景仰。

英烈简历

何渠若 广东大埔县人,1920年生。1938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2年,他带领中方同志和朝鲜人民军谈判代表一起同侵略者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坚定执行有关政策,忠实履行职责,多次挫败反动派的阴谋,捍卫了中朝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世界和平,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战场的胜利。他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直到病倒在谈判现场,1973年9月12日不幸病逝。

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火线结婚 战地伉俪聚少离多

何渠若1950年在贵州剿匪前线和戴敏相识,当时何渠若在16军47师140团当政委,戴敏是军区前线指挥部组织干事,两人在工作中有过接触,彼此心仪已久,组织上也打算促成这桩姻缘。但戴敏当时有“三不”誓言:战争年代不谈个人问题;不干出模样不嫁;不了解的人不嫁。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戴敏上交请战志愿书,坚决要求上前线。当时的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对她说:女同志一个人出国上前线不方便,组织上不同意。戴敏明白首长的意图:想去朝鲜战场,就必须结婚。

戴敏思忖再三,同意与何渠若结为伉俪。当时,何渠若31岁,戴敏24岁。结婚第二天,他们就双双出征,新婚蜜月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在朝鲜战场,戴敏作为师教导队的组织干事,和4个女同志住在坑道里,何渠若则战斗在最前线。两人只能在战斗间歇或开会时见上一面,大多时间是以纸条沟通情感,互相问候。

1952年初,何渠若所在47师从朝鲜返回辽宁丹东凤城换装。被临时借调到教导团任团长兼政委的何渠若,匆匆见了一眼即将临产的妻子,给她买了50个鸡蛋,就返回了前线。两个月后,戴敏收到了丈夫的来信,他给出世的女儿取名“何援利”,寓意“援朝胜利”。

1953年7月27日 , 抗美援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是何渠若所在的志愿军第16军仍在朝留守,何渠若任师政治委员。1957年12月5日,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党代表会议上,作了《中朝关系》的重要发言。驻军在上甘岭一线防御时, 他还组织官兵自建营房、种植蔬菜,改善部队的生活,受到军部的嘉奖。1958年,何渠若所在部队撤回国内。回到家时,他的双胞胎儿子何云、何雷说什么也不认这个父亲,晚上要睡觉时,一个劲儿撵何渠若走。何渠若只好等孩子们睡着后,再悄悄地回来。

首席代表 心脏病发坚持谈判

1971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任命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何渠若为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

来到朝鲜后,何渠若首先利用业余时间,将18年来的“军停会”档案进行整理,和朝鲜开城联络处处长苗杰、副处长冯卓文一道,耗费10个月时间,最终形成了《十八年军停会斗争策略》,受到外交部等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最后一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板门店谈判时,每天枯坐六七个小时,有时竟长达12个小时,且中间不休息。一旦有人起身上厕所,对方便会认为是退场抗议。何渠若身体不好,战争年代就患上了肠粘连、胃病,后来又得了小肠疝气、心脏病,兜里天天揣着各种急救药物。为了维护中国代表团形象,往往在谈判前一天晚上,何渠若就开始禁水,以免谈判中途上厕所。在何渠若朝鲜期间的日记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字样:心脏病又犯了、凌晨1时就寝、人很疲累等等。

1972年冬季的一天,何渠若正在谈判时,突然心脏病发作,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但他仍然坚持到谈判结束,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翌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何渠若回国治疗,最后住进了沈阳军区总医院。

1973年9月12日,何渠若病逝,时年53岁。同年10月,中央军委追认何渠若为烈士。他因此成为在朝鲜牺牲的最后一名志愿军烈士。

遗作出版 妻子代编告慰英魂

戴敏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们结婚23年,实际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两年。彼此工作繁忙,分隔两地,一家人很难团聚。直到何渠若躺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病床上弥留之际,全家人才聚到一起,请军队的一位摄影师拍了照片,凝固了这生离死别的“全家福”。

在戴敏眼里,丈夫是个“儒将”,他读过高小,又中学毕业,进入过抗大学习。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他都把亲身经历的战斗经历和感怀写成日记、笔记、摘记,几十年戎马生涯一直未中断,留下数百万字的珍贵文字资料。1963年,他应中央军委之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学》编写。

何渠若临终前有个愿望:想把自己多年来的基层政治工作手稿结集出版。戴敏含泪答应了。从此,她开始艰难地整理何渠若的战地日记,几乎跑遍全国寻找何渠若的老首长、战友,补充、核实相关内容。从1973年到1996年,戴敏奔波了23年,终于将《战时基层政治工作实录——何渠若文稿选编》出版了,了却了丈夫遗愿。

在丈夫去世23周年的纪念日,戴敏带着墨香犹存的书,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站在何渠若的墓前,她郑重地献上了这本本该由丈夫自己编辑出版的书。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周贤忠/文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图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