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體育場館復工“滿月”人氣回升 市民將獲500萬元健身“紅包”

合肥在線消息:隨著疫情的有效管控,人們的健身需求也再度升溫。3月20日起,合肥市各大室內外體育場館陸續恢復開放。如今,一個月過去了,記者探訪獲悉,市區健身場所人氣已經漸漸恢復,市民更青睞“無接觸式”運動。值得期待的是,為刺激體育消費,今年合肥市民將獲500萬元健身“紅包”。

探訪市民青睞“無接觸式”運動

記者走訪合肥市多家運動場館發現,與剛恢復開放相比,合肥市各大室內外健身場所人流量漸漸多了起來,到清明節前,合肥市大多數運動健身場所投入運營使用。

在合裕路上的一家羽毛球館,店員介紹,“復工之後來羽毛球館打球的市民越來越多,以老會員為主,目前,人數已經逐漸恢復至疫情前一樣。”記者在合肥部分開放的體育場、公園裡走訪發現,市民更多地選擇去操場、健身步道上做運動,大部分動作都不激烈。

圖片

○市民在小區門口跳繩鍛鍊身體。

“90後”小夥張黃超告訴記者,“平時更愛踢足球、打籃球這類有身體對抗的球類運動,但考慮到這些運動會長時間存在身體接觸的情況,還是有點不放心,很多球友最近也都在做其他類型的運動,綜合考慮下,我選擇了乒乓球、羽毛球,這類節奏稍慢、沒有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

相關要求明確,籃球場地每標準半場不多於3人,足球場標準11人制、7人制、5人制及非標足球場人數減半執行,在走訪上,記者發現開放的足球場、籃球場上,市民基本也是以運球、投籃為主,少有身體對抗,同時不少場地還有工作人員進行勸導,並控制球場人數。

圖片

○市民在自家陽臺做仰臥起坐

現象

不少市民已經養成居家鍛鍊習慣

家住合肥政務區的趙先生是健身愛好者,常年規律地進行健身鍛鍊。由於疫情期間各大健身場館不開放,在已經掌握健身動作的前提下,趙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些健身器材,“我買了健身椅之類的器材,在家進行仰臥起坐、俯臥撐等不太複雜的健身項目,為的就是讓自己保持一個較好的運動狀態。”

目前,健身房已經恢復營業,趙先生重新回到健身房鍛鍊,“現在健身房人不多,平時如果沒時間去健身房,自己也養成了每天抽時間在家鍛鍊的習慣。”

冷女士同樣是一名健身愛好者,疫情期間冷女士放假在家沒有工作,避免外出健身,冷女士便從網上買跳繩,在小區空地進行鍛鍊。

記者從合肥政務區一家銷售體育用品的門店獲悉,最近一段時間,門店小型的跑步機、橢圓機、跳繩、握力器等銷量比以往有提高,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銷量也有所提高。“這些運動在小區空地或者家裡就能進行,身體接觸很少,所以這些器材賣得比較好。”店員介紹。

自救健身房開啟線上直播“雲課堂”

儘管目前健身場所陸續有序營業,但人流量和以往相比還是有所下降。“目前,我們健身房會員鍛鍊數量恢復到50%-60%,有一半的會員至今沒有來健身房鍛鍊。”安徽健之行健身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家耀介紹,“我們也進行過電話回訪,有些會員仍然擔心存在風險,這我們也能理解。”

為了能讓會員得到更好的健身體驗,朱家耀介紹,疫情期間健身房未對外營業時,開拓了線上直播雲授課的形式,讓健身教練做主播,帶著會員居家運動。“我們每個健身教練都有分工,每個人都會固定帶一部分會員,講解一些基本的運動健身要領,並做動作示範,到目前為止效果還不錯,會員反饋也很好。”

朱家耀分析,從短期來看,健身行業想要完全恢復元氣還不太現實,但從最近的情況分析,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越來越關注了。“下一步,我們在直播的基礎上,還要細分健身市場,細分健身人群,打造一站式的健康解決方案,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教育指導打造“互聯網+”的教學模式

自3月2日起,合肥體育運動學校充分發揮“訓練+互聯網”“教育+互聯網”的優勢,為學生搭建網絡訓練平臺,做到防疫和教學訓練工作兩不誤。合肥體育運動學校合理安排時間制定了利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以網課學習、線上指導、學生自學相結合的形式有序開展各項訓練工作。

同時,教練員根據項目特點及居家條件,科學合理制定訓練計劃,訓練內容以專項技術動作訓練、力量訓練為主,輔助一些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通過網絡給每位運動員傳達每天訓練計劃,上傳訓練示範視頻。通過運動員反饋訓練的視頻,對運動員進行點評指導,讓運動員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態。學生們堅持每天完成訓練任務,真正做到停訓不停練。

為進一步指導居民居家健身,安徽省體育局每週都會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精選健身指導內容,內容涵蓋較廣,從居家健身的器材挑選,到瘦身減脂、鍛鍊恢復,再到慢性病的居家鍛鍊指南均有涉及。

舉措合肥市民今年將有500萬元健身“紅包”

為加快推動體育行業復工復產,促進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健康,今年合肥將繼續實施市民健身補貼項目,資金提升至500萬元。記者從合肥市體育局獲悉,相對於2019年市民健身補貼項目,今年的項目資金將由去年的20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補貼的項目擴大到了所有市民日常參與的健身項目,健身補貼的額度也將大幅提升。其中,為鼓勵中小學生參與游泳訓練,該項目還將拿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開展中小學生游泳培訓,可通過平臺憑學生學籍號領取電子消費券,直接抵扣培訓報名費用。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參與活動的場館也將向參與的市民發放折扣券和體驗券。

預測補貼額度增加有助於刺激體育消費

目前,市民健身補貼項目正面向全市招募合作健身場館,通過招募遴選出一批優質的體育場館參與本次活動。項目將繼續依託“運動合肥”APP和小程序向廣大市民發放健身補貼電子消費券。屆時,市民可通過“運動合肥”APP或小程序平臺領取市民健身補貼電子消費券,消費券可在健身消費和中小學生游泳培訓時直接抵扣現金使用。

合肥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這次疫情,更多的市民開始關注運動和健康。“今年的補貼額度增加後,有望更大程度地提高市民健身的積極性,刺激體育消費,帶動各類體育經營場所的復工復產復業。”

建議拒絕猛烈增加訓練量要每週循序漸進恢復

專家表示,恢復戶外運動還是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合肥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如果“宅家”期間沒有保持規律的運動狀態,恢復運動後不要猛然增加訓練量,“不能操之過急,每週循序漸進地提升訓練量是比較合理的安排。”他同時提醒,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運動結束後的拉伸放鬆都很重要,可以減少運動損害,有助於恢復身體狀態。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駿超/文 高博/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