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這是一家有近60年曆史的老廠,創建於上世紀50年代初,經私有、公私合營、國有到中外合資、再回歸國有的多次轉制,規模不斷擴大,但效益一直沒有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最後一次的迴歸國有以及搬遷,讓企業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從此艱難運行。

#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瞭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大東造紙廠一直是鎮江人才最為集聚的企業之一,如今政府機關、重要單位的很多部門、很多崗位,都有來自於大東造紙廠的。特別是經濟條口,來自於大東造紙廠的人更多。所以,在一段時間,大東造紙廠被譽為政府機關輸送人才的蓄水池。

事實也是,大東造紙廠在迴歸國有前的幾次改制改革合作,總體是成功的。尤其是中外合資,給大東造紙廠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效益也一度創下歷史最好。只因城市建設與發展、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需要,企業必須從北固山附近搬走。

#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按理,這次搬遷對企業來說應當是一次機會。因為,在原址確實已經很難再發展,且機器設備等也已經嚴重老化,需要大規模地投入改造。但是,搬遷的過程卻十分痛苦。企業對搬遷毫無自主權,而由國資委主宰。從選址到搬遷的決定、決策再到企業迴歸國有,都是由國資委直接決定,報政府審批,企業只有具體實施的權利。且實施過程中的每項內容,也必須由國資委同意。當時我也參與了大東造紙廠的搬遷工作,與企業、施工單位等共同研究制定了搬遷方案,制定的搬遷時間是,最短不能少於9個月,最好是一年。但國資委確定的時間是3個月,並要求企業必須於2009年的10月停產。而那一年,是大東造紙廠歷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初算一下,就是這次的拍腦袋,讓企業損失上億元。

#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搬遷到鎮江新區後,原本與一家央企商定好了合作,投資30億元,建設中國最大的專用紙生產基地。就在簽約的前一刻,國資委不同意了。因此,大東造紙廠也失去了一次最好的發展機會,以至於到現在的生存比較困難,發展難度更大,規模與效益很難匹配。

這也給了我們兩個方面的啟示,一方面,政府應當如何支持實體企業,尤其是政府職能部門,如何從干預企業轉向服務企業,如何在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幫助企業,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這也給下一步國資國企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政府如何處理好與企業的關係。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可以通過監管規範企業行為,而不能通過行政手段干預企業。而從大東造紙廠的國有迴歸、搬遷、招商等各個方面看,企業都是沒有自主權的,沒有到廠房的顏色也要由國資委來定,那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在哪裡呢?還怎麼去競爭呢?如果這方面走不出泥潭,對國有企業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最終都沒有好結果。這一點,恆順等其他國有企業同樣有這樣的體會。

#點擊鎮江##大東造紙廠#

大東造紙廠曾經是鎮江市國有企業的一面旗幟,但是,這面旗幟的輝煌,顯然只屬於過去。今天的大東造紙廠(大東紙業),說難聽一點,叫做勉強活著,說好聽一點,艱難地活著。有關方面是否已經開始反思,如何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