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文|五月的晴天

朱德庸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現代城市裡,愛情不再是一種浪漫,婚姻不再是一種祝福。"

言外之意,現在的愛情總是沒法很純粹。

愛人者沒錯,生活也沒錯。

只是想追求純真浪漫,無所要求,無所畏懼的愛情,著實難上加難。

但是近日觀看電影《聽說》,深受愛戀的感染。

因為影評內容圍繞"聽障者"展開,整部作品沒有過多激烈的言語場面,情感的表達,幾乎全通過手語來表達。

我是一個極其喜歡熱鬧的人,但只用動作表達愛意,我竟然也出奇地被深深吸引。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這部影片,那便是"無聲勝有聲"。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熟練的手語,眼神的交流之間,透露著這世間最純潔的愛情,且耀眼地綻放,在功利性的現代愛情中脫穎而出,令人久久不能釋懷。

莎士比亞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愛情的看法,他推崇一見鍾情的愛情模式;反對愛情中含有功利性目的;主張在愛情生活中要寬容。

莎士比亞所希望的,全在電影《聽說》中展現。

01 天闊對"聽障女孩"秧秧的一見鍾情——拋去外在條件的欣賞,是最真實的表達

天闊見秧秧的第一眼,便沉溺其中。

奔跑的慢鏡頭,天闊發光的眼神,以及著急追趕要聯繫方式的行為,一一證明天闊的心意,初嘗愛意的天闊,毫不羞澀,主動出擊,這點倒是非常令人欣喜。

他喜歡秧秧可愛單純的外表,也更是被秧秧堅強獨立的性格所深深震撼。

一開始天闊以為秧秧也是聽障者,不僅需要辛苦工作,更需要對同是聽障的姐姐,施以援手。

電影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天闊錯以為秧秧是聽障,但是自始至終沒有一絲地"嫌棄"或逃避。

擁有上帝視角的天闊,對秧秧一見鍾情之後便開展猛烈的追擊,送便當,請吃飯,發短信,在秧秧工作時站在一旁等待。

天闊的用心溢出屏幕。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最喜歡的片段便是天闊晚上躲在自己的房間裡,守著電腦,期待秧秧的回覆。

秧秧時常忙於工作,顧不得和天闊線上交談,天闊總是一遍遍讀出自己發信的內容,試圖從中找回問題。

一問一答,自我剖析,不禁感嘆,天闊本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大男孩,什麼也不會在乎,不會因為秧秧的不理睬,就變得失落或者退縮。

面對聽障的阻礙,他便加課學習手語。

看到秧秧辛苦工作,便倍加心疼。

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聽障會帶來什麼阻礙,從一開始便拋棄所有的世俗眼光,直奔愛情而去。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天闊是極其專一的男孩,一眼愛上,便無所畏懼地靠近,在他的心裡,一定有很深的執著感在支撐著他,只是這個表面上大大咧咧又樂觀的男孩子,疏於表露。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天闊的狀態,令我想起廖一梅 在《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提到的一句話:"我相信一見鍾情,而且,只相信一見鍾情。篤信一見鍾情,是對奇蹟的渴望吧。"

天闊內心的篤信,是最真實的表達。

不僅令觀者感懷,也一點一點融化秧秧的心。

秧秧長相甜美,堅強獨立,外貌散發的光芒便已然是天闊最著迷之處,面對生活的樂觀,對姐姐溫暖的關愛,常伴笑容的模樣,內心散發出來的正能量,更是天闊深深喜歡的東西。

通過表象看內心,感受秧秧對生活的熱愛,從而逐漸深愛秧秧。

多好的情感狀態,從一見鍾情到日久生情,沒有一絲後退,沒有一絲逃避。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愛情就是愛情,本應該就很純粹。

而現代的愛情觀,多數需要考慮家庭條件,學歷,背景,外貌等等。試問一下,在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人做到如天闊這般,"明知道"對方是聽障,生活壓力巨大,還依然想要奮不顧身地往前衝呢?

當然不是需要每個人都能夠拋棄浮華,真正地對待自己的感情。

社會之所往,現實一點沒錯,也構不成錯誤。

只是越是如此,當遇到或者看到毫無目的性的純愛,總能戳進心窩,緩緩地融化在這美麗世界。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02 天闊一次又一次執著對心上人的追求——始終如一的追求靠近,是最動人的情懷

史鐵生在 《務虛筆記》當中有這樣一段話:"不管你對多少異性失望,你都沒有理由對愛情失望。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希望,永遠是生命的一種希望。愛情是你自己的品質,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處境,與別人無關。"

深以為然。

哪怕生活顛沛流離,也不該對愛情失去希望。

秧秧便是如此。

天闊本來和秧秧傾心交談,帶著對彼此的愛戀曖昧著。

但是在一次約會吃飯時,秧秧說好她請客,但是在付款時,全是一元錢的硬幣,便一個一個在數著,小店很擁擠,有客人著急等著就餐,天闊便主動付款。

天闊主動付款的做法,徹底地惹怒了秧秧。

在那一刻,秧秧是失望的,或許她本以為天闊是與眾不同的,不是俗人,但是"嫌棄"自己在一塊一塊的數錢,對天闊的誤解,徹底令秧秧逃避。

秧秧深受自尊心的打擊,就開始疏遠天闊。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秧秧的誤會情有可原,但是天闊隨後執著的道歉,更令人潸然淚下。

天闊道歉,送禮物都打動不了秧秧。

被拒絕數次,天闊依舊堅持自我的執著,對秧秧投以關心,並且不停地發消息。

從一開始的自我重複,到後來的自我回復,天闊的世界裡顯然被秧秧充滿。

最令我感動的是,天闊偽裝成一棵大樹,站在秧秧家的院子裡,深情地傾訴想法,但是卻被秧秧一通打擊,留他獨自一人呆在院裡,孤寂又落寞。

一次次地逃避與拒絕,依然沒有打倒天闊內心的堅持。

突然令我想起莎士比亞說過的一句話:"愛情進了人的心裡,是打罵不走的,它既然到了你的身上,就會佔有你的一切。"

天闊確確實實被秧秧佔有了一切。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看到結尾處,才恍然大悟,秧秧的拒絕是出於對現實考慮下的逃避,並非對天闊沒有愛意,也早早原諒天闊的"魯莽行為"。

天闊的執著實屬動情,對愛情忠誠,最自己忠誠,陷入自己的純潔愛情裡,受著委屈,也一往無前。

正如莎士比亞說得另一番話:"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

旁人看天闊因愛變"痴",而他自己享有著愛情的財富,如數珍寶。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03 秧秧看待親情重於愛情的嚮往與逃避——愛情親情的雙向善良,是最高貴的態度

傑克倫敦曾說:"愛情待在高山之巔,在理智的谷地之上。愛情是生活的昇華人生的絕頂,它難得出現。"

確實難得出現。

尤其對秧秧這般,生活壓力巨大,家裡還有一位聽障姐姐的狀況。

如果考慮現實情況來說,秧秧的愛情之路實屬坎坷,但幸運的是,秧秧最後遇到的是心善的天闊。

我真的很喜歡秧秧,樂觀,善良,陽光,即使生活背有重擔,也始終堅守自我根本,不肯佔旁人一分便宜,也不投機取巧。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深深記得一個情節,天闊每天給秧秧送豐盛的便當,秧秧欣然地接受,但是不忘記問價格,身上沒錢,就用圖紙畫起來,堅決不收任何恩惠。

包括在跟天闊誤會鬧彆扭之後,也藉機把便當的錢,送到天闊的店裡。

秧秧身上最大的閃光點便是"樂觀,善良。"

只是生活並未給予秧秧好的一切,在面對親情和愛情的時候,秧秧一開始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親情,不然又怎會在心裡原諒天闊之後,依舊不理不睬。

就像她說給姐姐小朋的那般,天闊也是一個聽障者,她不知道該怎樣過以後的生活。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這也是電影最巧妙的一個設定,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天闊從未聽過秧秧講話,秧秧也沒聽見過天闊的聲音,所以彼此認定對方是聽障者。

更巧妙的是,天闊從未有過一絲退卻,秧秧也從未嫌棄過天闊。

拋棄外在條件的靈魂的交互,細想確實很感人。

靈魂都是純潔的,所以耳朵聽不見也毫無關係。

結尾處才知,秧秧一直壓抑著對天闊的感情,想念他一次,便放進水鳥存錢罐裡一個硬幣,最後一直放滿了好多個水鳥,由此也可見,思念次數之多。

只是家庭和小朋,都需要她,她也誤以為小朋離不開她,盡力做到最極致的責任。

後在小朋的鼓勵下,才放下一切現實,決定追尋愛情。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愛情最好的狀態便是:互相惦念,互相深愛。

正如一位筆者所言:"好的愛情有韌性,拉得開,但是又扯不斷。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只有你們在一起時,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

天闊和秧秧的愛情便是如此,開始得很自然,相處得很自然,不顧旁人議論,不顧生活阻礙,憑著真心的意念,緊緊地向對方靠近。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總結

不知為何,年少時便對純淨之愛,充滿憧憬。

也幻想有一天結婚只是因為愛情,而不關乎其他任何東西。

可是越年長越發現,做到真正的純粹,太難,有時候哪怕你拼盡全力,也落不得一點善終。

奧斯丁早已在《簡愛》中揭示愛情本質:"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

我們總以為愛情可以很純粹,最後卻發現總要受外貌,財富的影響。

雖生於世,但對於愛情,我們未嘗達到可以自由選擇的地步。

《聽說》:純美愛情的背後,正是當代年輕人最缺失的戀愛信仰

當然這並不是傳遞負向能量,只是對美好的愛情過於期盼。

生活中難以窺見,見一次便深受喜愛。

就像《山楂樹之戀》中的老三和靜秋一般,天闊和秧秧彼此著想,衝破現實的枷鎖,拼命地靠近,未免處處惹人心生敬仰。

可幸的是,天闊和秧秧攜手相愛,也將陪伴終生。

唯以此祝願,每一個深愛的人,都能收穫圓滿純粹的愛情。

--end--

五月的晴天:專注於兩性情感觀點,書評影評,成長勵志類文章創作,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所有人都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