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濟來源,人的選擇是否還會初心不變?

沒有經濟來源,人的選擇是否還會初心不變?

我有一個朋友,男,父親是某銀行的行長,母親是公務員,家境殷實,從小富養。

高中的時候,他到了叛逆期,成績一落千丈,也聽不進別人勸。高考的時候分數剛好上了本科線。他父親勸他留在省內,讀一所專科學校,這所學校和他父親所在的銀行有合作關係,每年會有一定比例的畢業生直接去該銀行就業。進了銀行之後的事情,雖然也是要按照程序走,但是起碼父親的人脈和資源在那裡,以後境遇只會好,不會差。他不願意,執意去了偏遠省份的三本大學,似乎那個學校在我省也就招5-6個人的樣子。

大學裡,他沒有走學霸路線,也沒有完全向學渣墮落。而是動起腦筋做了小生意。從阿里巴巴上低價買進許多廉價連衣裙,然後到市中心擺地攤賣。一個月賺好幾千,賺了錢就請客吃飯KTV喝酒花掉,後來他拉上他們寢室的人一起幹,幾個人還湊錢一起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方便進貨運貨,收入十分可觀。(之所以我知道得那麼清楚不但因為我們高中裡是關係很好的朋友,而且我好幾次幫他在阿里巴巴上挑裙子的款式~)後來某個暑假他還邀請我們幾個高中好友一起去他讀書的城市周邊旅遊(那是個旅遊大省),他花銷很大,但是基本上沒和家裡要錢。

那個時候問他畢業之後打算幹什麼,他說覺得當地市場前景廣闊,且處於西南國界邊境,將來可能出國去東南亞某國倒騰賣東西,總之死活不會回到家鄉,過那種20歲就看得到50歲的生活。

說實話我很羨慕他。因為他有個聰明經商頭腦能發現商機,也豁的出去願意闖蕩,他可能過的生活,是我們接觸不到但是卻有點嚮往的生活,充滿了冒險和刺激。

大三升大四那年暑假,他家庭遭遇了變故,無非是幫一個不成器的親戚擔保貸款然後扛下了所有的債務。他家賣掉了給他結婚的房子,花光了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

然後經過幾個星期思想鬥爭之後,他決定回家去,考銀行的職務,做一個小小的職員,每天朝九晚五,做三休一,見人便拉存款。他還是走上了那條他父母希望他走的路,做了那個能看到50歲的選擇。

因為他需要穩定的收入,穩定的工作,以支撐他的家庭。

我不否認他在銀行裡也是有光明的前途的,因為他自己的努力,也因為他父親的關係。但是有的時候我也會暗自嘆息。

當沒有了經濟力量作為後盾的時候,很多選擇就會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在他家還是很有錢的時候,他可以做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去投資去賺錢去揮霍,就算他失敗了,他的家庭支撐著他,他不用擔心退路。很多高收益的事情都伴隨著高風險,而有經濟基礎的時候,這些風險也就不足畏懼。

當這個經濟基礎崩塌了之後,一旦他失敗,他將不知道之後的生活怎麼過,他將面對巨大的壓力的時候,他只能做一個最為穩妥的選擇,因為他經不起失敗。

所謂的富人思維,可能就是有這種“不畏懼”的底氣吧。

既來之則安之。(投資伯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