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下部葉片發黃,上部卷葉是什麼原因?

用戶3033070541393


小麥葉片發黃原因

管理不善或遇不良外界環境條件

小麥整體播種密度過大,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到小麥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另外,小麥遇到倒春寒,也易產生凍害,小麥受凍後,表現為下部葉片發黃,同時造成小麥的抗病能力下降。

施肥不合理

底肥不足,尤其氮肥不足時,麥苗瘦小、黃化。缺乏某種營養元素,也會嚴重阻礙小麥的生長髮育而出現黃苗。麥苗缺素型發黃較為多見。

一是缺氮型發黃。小麥缺氮植株矮小細弱,分櫱少而弱,幼苗葉片進而發黃、葉尖枯萎,葉下部老葉發黃枯落。二是缺磷型發黃。小麥缺磷,次生根極少,分櫱少,葉色暗綠,葉尖黃,新葉藍綠,葉尖紫紅,如不及時補救,將導致穗小粒少,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三是缺鉀型發黃。缺鉀發黃的麥苗常先從老葉的尖端開始,然後沿著葉脈向下延伸,黃斑部分明顯,呈鑲嵌狀發黃。黃葉下披,後期貼地,病苗莖稈細小而瘦弱,易早衰、倒伏。四是缺鈣型發黃。缺鈣主要表現在新生葉片上,上部葉片明顯縮小,葉脈間黃化,莖生長點葉片、葉緣枯死,葉尖常彎曲呈鉤狀,幼葉不能展開,葉片發黃等。五是缺鐵型發黃。缺鐵主要表現在新生葉上,但頂芽並不死亡。其特點是新生葉葉肉組織出現黃化。或長期極度缺鐵,上部葉片可全部變黃白色,葉尖、葉緣也會逐漸枯萎並向內擴展。六是缺鎂型發黃。

小麥缺鎂時中下部葉片葉緣組織逐漸失綠變黃,葉脈仍呈現綠色,葉緣向上或向下捲曲,後期葉片常枯萎。

藥害

造成小麥苗期中毒的藥物主要是除草劑。除草劑施用要求嚴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藥害,且用於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不能在麥田使用。一旦由除草劑產生藥害,其造成的小麥死苗沒有有效方法解救。後期可使用益富源小麥營養液,改良土壤,降解農藥化肥殘留。

2、小麥葉片發黃的預防措施

1加強管理

若是底肥充足,春節後已經澆過水,田間不太旱,應以中耕劃鋤為主,配合噴施益富源小麥營養液促進麥苗生長。若是底肥不足,春節後又沒澆過水,田間乾旱嚴重,應及時加強管理。澆水每畝配合使用用益富源小麥營養液,激活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促進小麥根系生長,防治病蟲害。尿素在低溫下轉化慢,不宜使用。適當增施鉀肥,以促進麥苗生長。麥苗常因蚜蟲和鏽病的危害而發黃,應加強病蟲害的測報,適期對症施藥防治。

缺素補肥

小麥發黃原因一般是由於播種過早、砂性田、基肥不足而分櫱肥不及時,且用肥量少,最容易出現麥苗發黃。其補救辦法是:如小麥苗期缺氮可追施尿素150~225kg/hm2,開春後缺氮發黃。可於返青期追施尿素75kg/hm2左右,起身或拔節期再追施尿素180~225kg/hm2。也可在麥苗見黃時,葉面噴肥,益富源小麥營養液每畝100毫升噴施,一週噴施一次。





魯西南小寧哥


小麥下部葉片發黃,上部葉片卷葉,這是什麼原因?由於沒有圖片佐證,也不瞭解實際情況,只能根據小麥普遍的發病規律來進行一下分析。

由於不知題主是哪個地方人,不瞭解當地氣候條件,所以只能結合我們本地來談。膠東地區,今年遇見嚴重的倒春寒,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氣溫較低,如果澆返青水過多,會加重小麥受凍害,如果澆水後天氣陰冷,水分揮發慢,小麥根系長期受冷水浸泡,加之沒有及時劃鋤,土壤一定程度板結,會嚴重影響根系呼吸,如果結合澆水又過多追肥,這時候極容易造成水害和肥害,使小麥根系受損,這種情況就會出現小麥葉片發黃捲縮問題,嚴重者會致死。遇見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對小麥進行劃鋤地排澇。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分析,是不是小麥遇到了其他疾病?比如常見的小麥黃鏽病,但黃鏽病分葉鏽、稈鏽,比較容易辨識。既然題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應該拔除黃鏽病,可以考慮是不是受到小麥花葉病毒的侵襲。病毒的侵襲往往會對作物損害非常大。小麥花葉病毒,也叫小麥黃花葉病,主要表現是葉片褪綠泛黃,甚至上部心葉扭曲變形。而這種病毒,一般在冬前不發病,發病期往往從小麥返青期開始,所以結合當前的季節,懷疑是這種病毒為害。

這種病毒一般不會經過種子傳播,但優良品種具有抗病毒性。這是一種土傳病毒,主要靠病土、病根殘體和病田水流傳播,發病後也可經汁液摩擦接種傳播。該病毒發作,適宜氣溫5-15℃,正是目前這個季節,如果春來氣溫回升較快,發病機率會小一些。染病後的小麥分櫱少、系發育不良,重病株會有明顯矮化,也也就是不拔節不長個兒。

小麥花葉病主要靠預防,減少土傳病害,輪作倒茬可以極大減輕發病。另外,冬小麥適時遲播,避開傳毒介體的最適合侵染時期,也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晚播後溫度高、溼度大,依然會嚴重發生。因為該病毒發病情況主要受播種后土壤溫度和溼度以及來年返青期溫度的影響。考慮到今年春天雨水較多,土壤溼度較大,發病的機率肯定會加大。另外小麥播種期增施基肥,足墒播種,都可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

如果一旦發現小麥受該病毒侵染,可以在返青期追施尿素,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度克毒克200毫升,兌水50公斤進行噴霧。也可以用一定比例的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兌水噴霧,還可以用0.01%蕓薹素3000至5000倍液噴霧,這些辦法都可以加速苗情轉化,減緩病情發展。


齊東晏子


今天己是穀雨第七天,火辣辣地陽光正在崔發小麥上面灌漿,預計再有一個多月就要收麥,至於你說的小麥底葉發黃頂部卷葉我認為應該存在多種現象。

一、一是與墒情不足有關。按照農村正常的種麥經驗。小麥從種到收不能少於兩水。第一水應該澆在年前年後可促使小麥坐根封墑分櫱,二一水應該澆在拔節孕穗期之間。可保小麥後期水份充足,小麥上拔水份有力,不然會引起早衰和枯萎。

二、你說的底葉發黃應該與麥調通風有關,但也不外乎新陳代謝規律,一般小麥在春暖花開後的拔節期間長新葉、黃老葉也算正常現象。

三、小麥頂部葉片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直豎葉二是端掌葉三是低頭下垂葉。按你說的頂葉卷的現象也可能會與蟲害和欠墒有很大關係。不信你可以再仔細觀查一下,也許你會找到小麥卷葉的其中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