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熱點 | 不努力,你會被RPA代替

行業熱點 | 不努力,你會被RPA代替

每天機械般的工作流程有沒有讓你感到厭倦?

員工成本總是不斷上漲,但工作效率卻止步不前?

在這一大背景下,RPA應運而生。

什麼是RPA?

長期以來,如何有效提高辦公室工作效率,一直是企業主、管理人員以及各大軟件供應商所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們有了豐富的應用程序和系統,用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生產、成本、項目、財務、供應鏈、人力資源、客戶關係等一系列管理工作。與過去相比,今天的辦公室員工在辦公工具上有著更多的選擇。但實際的工作效率,仍然較為低下。究其根本,則是業務流程運行上還有待進一步的優化。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一種新型的技術理念,它允許通過軟件機器人基於一定規則的交互動作來模擬和執行既定的業務流程。RPA機器人如同人類一樣能夠操作各種IT應用程序,如瀏覽器、Office軟件、Java/.net等語言編寫的程序、ERP軟件(SAP/Oracle)等等。它基於設定的規則與其他各類系統進行交互,非常擅長執行那些枯燥的、繁瑣的重複性任務。它比人類做的更好,一個RPA軟件機器人不需要睡覺(7*24小時執行),不會犯錯誤(宕機、斷電等另當別論),不拿工資(成本比普通員工少很多),這樣的模範型”員工“一經出現便成為全球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

行業熱點 | 不努力,你會被RPA代替

RPA的發展前景

根據Gartner的最新研究,2018年全球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軟件的開支預計將達到6.8億美元,同比增長57%,到2022年支出達到24億美元。

Gartner副總裁CathyTornbohm表示:“最終用戶組織把RPA技術作為手動任務自動化的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一些員工將繼續執行那些要求他們手動剪切、粘貼和更改數據的日常任務。但是當RPA工具執行這些操作時,誤差率會降低,數據質量會提高。”

如今,RPA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包括電商、財務/稅務、銀行、製造業、新零售、保險、物流、政府、公安等各行各業。Tornbohm表示:“通常,這些組織很難將財務和HR系統等不同元素結合在一起,他們正在轉向採用RPA解決方案,實現現有的手動任務或流程的自動化,或者傳統系統功能的自動化。”

RPA工具結合使用多種用戶界面交互描述技術,模仿人類工作者完成任務所去採取的“手動”路徑。目前試產各種有廣泛的解決方案,有很多工具可以在單個臺式機或企業服務器上運行。

行業熱點 | 不努力,你會被RPA代替

Gartner估計,到2018年年底60%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組織將部署RPA工具。到2022年底,85%的大型和超大型組織將部署某種形式的RPA。Tornbohm表示:“到2019年,隨著採用率的提高,以及企業組織系統通過該技術實現更好的業務成果,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準確性、提高合規性,RPA的平均價格會下降10%至15%。”

RPA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目前的國內外RPA技術的應用已經日趨成熟,該技術的應用可讓企業員工通過開發RPA機器人應用來捕獲現有應用程序處理交易,操縱數據,與其他信息系統進行通信等,任何採用大規模人力執行的大量重複性工作,現在都可以由RPA機器人代勞,節省人力、金錢和時間。正如工業機器人是由創造更高的生產率和質量來提高和改造製造業,RPA機器人正在徹底改變我們對管理業務流程的認知,包括業務流程、工作流程、遠程基礎架構和後臺的工作方式,顯著改善工作的精確度和週期時間,並提高在企業事務處理上的生產效率。

RPA的應用場景需要符合兩大要點:大量重複(讓RPA有必要)、規則明確(讓RPA有可能)。在此基礎上,RPA軟件機器人可以應用於任何行業和業務場景。

行業熱點 | 不努力,你會被RPA代替

RPA的未來

都說“未來已來”,RPA作為一種軟件機器人,既然是“人”,那麼就應該有眼睛、耳朵、嘴巴、有手,有腦袋,利用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相對成熟的技術,RPA機器人就具有了類似於人的這些功能:

眼睛,利用OCR、圖像識別、語義識別等技術,RPA機器人可以“閱讀”打印和手寫的文字,實現例如發票識別,身份證識別,銀行卡識別等功能。

耳朵,利用語音識別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聽懂”人類對話,結合語義識別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會議記錄(文字),實時翻譯等功能。

嘴巴,利用語音合成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說話”,結合語音識別和語義識別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智能導遊,智能導購,智能Help Desk服務等功能。

手腳,利用機器手臂、自動駕駛等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行動”,結合機器學習等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無人駕駛,無人物流,無人工廠等。

腦袋,利用統計分析、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RPA機器人就真正具有了智能可以像人一樣“思考、學習和決策”。

隨著新技術的迭代,我們在告別傳統辦公的同時,正擁抱著信息化、無紙化的辦公模式。功能各異的辦公軟件系統,極大地拉近了我們與高效工作的距離。辦公方式也開始向自動化方向發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