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價格出現波動,出現週期性的投資機會

中國水泥工業經過百餘年的發展,2003年,水泥年產量已達8.6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40%,雄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的水泥生產水平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提高,從經濟體制的變化看,中國水泥工業先後經歷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制,又經歷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場經濟體制下創建的民族水泥工業,不僅作為新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基礎而以肯定,而且他們的籌資方法、領導體制和市場競爭等情況,對正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的水泥企業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創建的水泥企業大都採用技術落後的溼法窯和立窯,他們卻是中國現代水泥工業的基礎,是我國水泥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催生出一大批以預分解窯新型幹法為標誌的新一代水泥企業,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水泥史是由千千萬萬的中國水泥工作者所譜寫的,在中國水泥工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湧現出許多佼佼者。


水泥價格出現波動,出現週期性的投資機會


現在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的是,水泥的價格一路上漲,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水泥的價格上漲呢?甚至一週兩漲,隔夜再漲!截止2019年3月末,全國水泥的平均的價格為445.38元/噸,去年同期價格為400.06元,同比增長11.33%,從全國水泥價格指數來看,今年前幾個月相較去年也呈現了大幅上漲態勢,浙北區域水泥價格再度上漲20-30元/噸,調後區域大廠P.O42.5散裝主流出廠465-485元/噸,近年來,水泥價格大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水泥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價格的變化理應受到市場需求變動的影響,這是2019年的時候水泥價格一個上漲的趨勢。

我們在來看2020年水泥價格一個上漲的情況,一月份全省河沙、機制砂、碎石每噸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36.89元、109.86元、85.24元,環比分別微漲1.04%、微跌0.50%、微漲1.27%;二月份全省河沙、機制砂、碎石每噸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38.18元、109.97元、84.48元,環比分別微漲0.94%、0.11%、微跌0.89%;3月全省河沙、機制砂、碎石每噸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37.00元、109.79元、85.81元,環比分別微跌0.85%、0.17%、微漲1.57%,這是江西省一個水泥價格的分析,4月17日的時候,一家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蘭州公司發佈了水泥價格調整通知,稱根據市場情況,公司決定自4月18日起對永登公司、蘭州商砼公司各品種散裝水泥出廠價格在現有基礎上上調30元/噸;袋裝水泥價格將上調為20元/噸,水泥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疫情後各地復工復產加速,眾多大項目宣佈復工或者開工,提升了行業需求。


水泥價格出現波動,出現週期性的投資機會


2019年,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加快的推進,房地產投資保持高增長,水泥市場需求好於預期,2019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同比保持良好增長的水平,2019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23.3億噸,同比增長6.1%,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與1-11月增速持平,2019年12月,全國單月水泥產量1.99億噸,同比增長6.9%,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1.35%,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2月份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大幅下降近30%,1季度是全年的淡季,產量最低,佔全年的18%,2~4季度,在27%上下,2季度所佔比重最大27.8%,全國幅員遼闊,受季節、需求、錯峰生產等因素影響,南北方季節產量發揮有所差別,北方(華北、東北、西南、山東、河南)水泥產量佔全國31%,南方佔 69%,北方2、3季度是旺季,產量佔到全年66%,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水泥需求有不確定性,既有挑戰又有機遇,既會出現需求不足,也可能供不應求,在不同地區會有差別,今年天氣也有不確定性,國家已經預報今年汛期比往年要多,環保也會有變數,根據現在水泥漲價的情況來看,水泥前期的價格出行深度下調的區域將會迎來恢復性回升。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在座談會上強調:在政策面利好的支撐下,水泥行業今年的效益穩增長是有希望的,全國水泥市場被徹底激活,水泥價格應聲上漲,8-11日湖南懷化地區海螺、臺泥等主要企業通知上調各品種水泥價格15-20元/噸;13日起江西東北地區部分主導企業開始通知上調各品種水泥價格20元/噸。隨著疫情好轉,為緩解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近期浙江、安徽、江蘇、內蒙、新建、吉林等多地一大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帶動水泥需求持續回暖,短期水泥價格有望繼續上漲,2020年預計有3000萬噸左右熟料產能新點火,淨新增1400萬噸左右,約佔熟料總產能的0.8%,2020年水泥熟料產能50強的榜單顯示裡面: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含金隅)、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含拉豪)、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天瑞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進入榜單前十。其中,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以40071萬噸/年的熟料產能位居榜首。投資機會,請點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