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是多少家長的痛?

是多少孩子的噩夢?

為了學好英語,孩子上了多少輔導班?最後成績還不理想。

現在孩子上學家長最重視的不是漢語,是英語!

為什麼?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因為英語拉分較大啊!英語難學啊!英語畢竟是一種外來語言。

最近關於英語要不要踢出高考隊伍討論比較激烈。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針對英語是否成為高考必修,網上形成兩種不同聲音。

  • 一部分人覺得英語必須是必修: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使用人數最廣泛的語言。並且拿出很好的例子,比如日本、印度等國英語水平高,所以他們的人員在全世界打工。

  • 一部分人覺得英語應該是選修:

好多人學了英語根本用不上,畢竟出國使用英語是少數。大部分人走出校園就不再學英語、不再接觸英語,反而為學習英語浪費了大把青春時光。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 人大代表李光宇、浙大教授鄭強,建議英語應該成為選修。
  • 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曾經統計孩子學英語大致時間:小學生大約每天要花 1 小時學英語,初中生 1.5 小時,高中生 2 小時。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畢業,每個學生至少要在學英語上花費 5292.5 個小時。

    現在很多地區的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開設英語課(我就為了我女兒能夠在一年級學英語而輾轉外省)。孩子學英語花費時間比5292多很多。對於這5292小時,李光宇表示痛惜,覺得性價比太低。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認為:“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這20年裡,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 新東方俞敏洪反對英語成為選修。
  • 俞敏洪認為英語成為選修,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怎麼感覺有點說反了,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為了學英語而上輔導班吧!)

    網友對此觀點也是五花八門:

    支持英語必修的認為:

    • 建議高考踢出英語的,都是英語偏科的學不好的。
    • 英語踢出高考隊伍,數學更難,把數學選修!其他科目都應該選修。
    • 英語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廣的語言,且很多科研前線都是英文。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支持英語選修的認為:

    • 大多數中國人用不上。
    • 英語成為求學路上的絆腳石。
    • 英語有用,留給有需要的人學習,沒必要比全民學英語。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我是一直建議把英語變成選修,當然我也是英語偏科的哪一個了!但我建議英語選修卻不是因為偏科學不好。相反,我非常重視英語學習,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學習英語,我告訴我的孩子要想了解前沿,必須學好英語。

    英語相比數學來說確實簡單多了。但,數學難並不代表就應該剔除高考。

    我們討論的是一種外來語言的學習,而數學是自古就有的,比如《九章算術》等古代數學著作。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是一種外來語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出國留學、工作,考試。

    也就是我們學一門語言是為了使用和適用。

    但,有的人一輩子也未必能出國,就即使出國了也未必需要用到英語。

    有的人學英語走出校門就扔了,因為工作環境用不到,慢慢英語就剩下ABC了。

    但在校園裡為了考試,我們卻花大把的時間用在英語學習上,結果成績沒提升多少,於是趕緊參加校外英語輔導班,結果付出了時間、花費了父母的金錢。

    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每天用大把的時間學習英語,結果英語還一塌糊塗,沒有語言環境,學了用不上。把這些時間用在學習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等知識上。這才是老祖宗留給我的精華,這才是我們應該傳承下去的知識,這才是中華民族的精髓。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英語是使用工具,但語文、歷史等是文化傳承。

    英語不同於語文、數學、歷史。英語只是我們需要交流的工具和語言。

    漢語我們有語言環境基礎,所以學起來容易,其實漢語比英語更難學。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有語言環境,從小就學語文,但我自問語文沒有學好。不要說唐詩宋詞了,就是古代文學經典,也沒能讀多少。

    受中學語文老師影響,對古代文學比較感興趣,上學的時候經常跟同學一起背誦些傳誦經典的詩詞名句。

    上大學了,以為還能繼續接受語文教育呢?結果我所在的專業沒有漢語,更不要說古代文學選修了。但,英語卻是必修。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都是必修。而對於我們的自己的語言文化,卻只學到高中,到底是英語重要,還是漢語重要。


    英語踢出高考,浙大鄭強教授贊成,新東方俞敏洪反對,你支持誰?


    我們為什麼讀書?

    今天我們再問這個問題也不過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為什麼讀書。

    • 古人告訴我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周總理告訴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那麼,你為什麼讀書呢?

    學而優則仕,為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能夠跳入龍門,走出大山、走出農家抑或走出國門。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不同,需求就不同,如果真的需要用到英語就自己選修,如果真的用不到就沒必要在英語上浪費青春、虛度生命。畢竟生在中國,有那時間多學一點自己祖先的文化精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有太多需要我們傳承的地方了。

    連一個自己民族歷史都忘記的人,學了英語有什麼用。

    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的民族敗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