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25週年專刊論文推薦」中間相炭微球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應用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創刊25週年專刊論文推薦」中間相炭微球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應用進展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查看PDF和HTML全文

本文綜述了近年來MCMB用於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其他儲能材料的研究進展,著重論述了碳結構、表界面以及複合材料等微觀結構設計對MCMB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規律,對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結構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作者

杜俊濤1,聶 毅1,2,呂家賀1,3,馬江凱1,4,郟慧娜1,張敏鑫1,孫一凱1,鄭雙雙1,白 璐2

作者單位

1. 鄭州中科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鄭州分所)

2. 中國科學院 過程工程研究所

3. 大連理工大學 化工學院

4. 鄭州大學 化工學院

摘要

中間相炭微球(MCMB)具有良好鋰離子擴散性、導電性和機械穩定性等優勢,是目前應用廣泛、綜合性能優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較低理論比容量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獲得性能優良的MCMB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改性修飾和複合材料已然成為目前研發重點。筆者論述了碳結構、表界面和複合材料等微觀結構設計對MCMB負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碳堆積結構類型、有序性、層間距以及球體粒徑大小等方面,論述了碳結構微觀設計對MCMB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發現具有亂層結構的MCMB在充放電過程中內部產生應力較小,且碳結構較穩定,具有優異循環穩定性;內部具有大量微孔或碳層間距較大的MCMB,在充放電過程中可提高鋰離子在電極中的遷移速率,並提供更多的儲鋰空間,一般具有優良的充放電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小粒徑MCMB具有較短的鋰離子遷移路徑和隨之增加的比表面積,通常具有較好倍率性能,伴隨著可逆比容量和充放電效率的衰減。從表界面碳層改性、包覆和摻雜改性等方面,論述了表界面改性對MCMB電化學性能的影響。表面碳層修飾可增加MCMB與電解液的相容性及其比表面積,提高了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及貯鋰容量,改善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另外,MCMB表面包覆一層無定型碳,可避免其表面與電解液直接接觸,減少電化學副反應的產生,提升其可逆比容量。從碳活性物質複合材料、非碳活性物質複合材料等方面,論述了複合材料微觀結構設計對MCMB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碳活性物質可降低MCMB內部碳層結構的有序性,減少鋰離子嵌入過程中的內部應力,提升MCMB循環穩定性。非碳活性物質誘導MCMB生成更加有序的碳層結構,提高MCMB的比表面積,從而改善MCMB表面與電解液分子的接觸能力及其嵌鋰性能,有利於提升MCMB負極材料可逆比容量、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MCMB具有高碳層間距和多缺陷位點等結構特徵,有利於鈉離子自由脫嵌,應用於鈉離子電池時具有良好的可逆比容量、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MCMB的不規則定向層狀結構經活化等處理具有較高比表面積,可應用於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最後提出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快速發展的需求下,從微觀結構角度設計MCMB納米複合材料將是MCMB負極材料的研究重點。

結語和展望

中間相炭微球(MCMB)作為一種優質的碳材料,被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等儲能領域。MCMB具有穩定的層狀結構,可為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提供有利的定向通道,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表現出卓越的循環穩定性。但實際應用中MCMB也存在無法突破石墨材料低理論比容量的缺陷,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技術需求。

目前,MCMB負極材料的研究可歸納為兩大主流方向:① 設計MCMB碳結構及表界面,以改善和優化電化學性能。通過物理和化學等方法,增加MCMB碳層間距、儲鋰活性位點和表界面電解液相容性等性能,以改善和優化MCMB充放電比容量、循環穩定性等電化學性能。② 設計和構建MCMB複合材料以提升電化學性能,是目前比較有效的途徑。將納米化負極活性物質與MCMB複合,可以改變複合材料的貯鋰機制,通過結構設計充分發揮幾種材料的協同作用,從而顯著提升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這些方法雖然優化提升了MCMB的電化學性能,但在技術可靠性、工業化和經濟效益方面均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因此,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快速發展的需求下,從微觀結構角度設計MCMB納米複合材料以提升電化學性能,將是MCMB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重點。

引文格式

杜俊濤,聶毅,呂家賀,等.中間相炭微球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應用進展[J].潔淨煤技術,2020,26(1):129-138.

DU Juntao,NIE Yi,LYU Jiahe,et al.Application progress on mesocarbon microbead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Clean Coal Technology,2020,26(1):129-138.

END

本平臺刊登的《潔淨煤技術》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潔淨煤技術》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創刊25週年專刊論文推薦」中間相炭微球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應用進展

聯繫我們:

電話:010-84262927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jjmjs.com.cn

微信客服:xrcz1217

點擊圖片放大後識別二維碼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請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閱讀當期全部論文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潔淨煤技術,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